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评价模型及仿真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HP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流和旅游目的地是近年来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研究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但对旅游流系统中的单要素研究成果较多,对旅游流系统中的子系统间关系、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实践中,众多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供给是否满足了旅游需求并不清楚,或仅靠实践经验来判断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通过建立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科学数量判断模型来判断供需的研究很少。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构建了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多群体验证,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目的地响应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该选题一方面能拓展旅游空间结构中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关系的研究路径,可深化旅游流的研究深度,丰富旅游地理学及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掌控旅游供需平衡,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开展针对性市场宣传和营销活动等,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一—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0.41271158),在系统科学、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调查、数学建模、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采用SPSS,AMOS以及VENSIM等软件,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历年统计数据和作者亲身参与其中的2945份市场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把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耦合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北京、西安为案例地,系统研究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和演化规律,探索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目的地响应系统耦合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研究的意义,综述论文主要的理论基础以及旅游流与目的地的研究现状;提出入境旅游流和目的地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概念模型和关联模型,重点探讨供需层面两者耦合的关联主要因素,构建耦合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全面地分析北京、西安两系统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演化规律;从入境旅游者、社区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三个群体对耦合状况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深层次探讨旅游目的地供给因素间的直接因果关联强度和间接相关因素间的共变关系;构建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目的地响应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提炼系统的耦合发展模式。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特征。系统间各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并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的组织和演化,使得两者之间可能彼此协调发展。在总结现有耦合评价模型和遴选供需层面耦合关联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耦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入境旅游流系统主要因素包括:入境旅游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者人均天花费、主体客源国平均人均出游率、主体客源国平均人均GNI、主体客源国平均人文发展指数、主体客源国平均人均最终消费支出和入境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等8项;旅游目的地城市系统由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子系统构成,主要因素包括42项。(2)北京、西安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1993~2011年,北京、西安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系统整体之间,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计算结果比较显示,北京均高于西安。其中,在与各子系统之间,北京均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而西安除与社会文化子系统以外,与其余两系统间始终处于失调阶段;在与系统整体之间,北京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而西安则始终处于失调阶段。通过比较,侧面反映出我国东部城市在两者协调发展程度上要优于西部城市。(3)实践调查分析表明,本文构建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耦合评价模型与测量指标变量可行。现阶段北京入境旅游者、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三个群体的耦合状况评价整体均强于西安,这与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趋于一致,在实践中有效验证了耦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通过SEM对不同群体耦合状况评价变量之间关系分析,构建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耦合评价概念模型各实测指标变量问项的设置以及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合理、科学,两市不同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城市耦合评价一阶基础变量和二阶隐变量上的变量关系密切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提出了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旅游目的地响应系统的五种耦合发展模式。五种耦合发展模式为:“传统型”、“经济高效型”、“生态保护优先型”、“社会文化兼顾型”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协调耦合型”。其中,“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协调耦合型”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中最为理想的模式。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路径创新:将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研究纳入到同一平台——旅游目的地研究平台之中。选择目的地为研究平台,以目的地的旅游流与目的地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该目的地的入境旅游流指代显性入境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代表旅游供给,二者融为一体,探讨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供需平衡状况。此研究路径,打破了现阶段两者研究彼此相互分离的弱点,在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关系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2)系统耦合概念引入创新:提出了旅游流和目的地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概念模型和关联模型。耦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紧密依存与相互影响的现象。本文将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引入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关系研究之中,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提出了两系统间的耦合概念模型和关联模型,通过对现有耦合评价模型总结和主要因素的遴选,构建了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和总结了 1993年以来北京、西安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及演化规律。(3)发现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旅游目的地响应系统存在五种耦合发展模式。创新性地将系统动力学引入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关系研究,发现入境旅游流驱动下的目的地响应系统存在“传统型”、“经济高效型”、“生态保护优先型”、“社会文化兼顾型”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协调耦合型”五种发展模式,并运用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协调耦合型”为最佳发展模式。由于研究时限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案例地仅选择了两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其普适性和代表性会有一定的约束。作者将在其后研究中,把研究结论引入其他城市进行更深入研究,不断深化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以苏珊·巴斯内特的"可表演性"原则为立足点,从英语国家观众的角度出发,研究杨宪益夫妇英译《柳荫记》的翻译方法。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的川剧《柳荫记》(Love Under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医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预防X线管损坏对最有效使用X线管、延长X线管寿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如何预防X线管阴极损坏、阳极损坏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经验:在实际操作X线设备中,必须正确应
图论中,人们引入各种矩阵与图建立联系,如:邻接矩阵,距离矩阵,拉普拉斯矩阵,无号拉普拉斯矩阵等等,通过研究矩阵的代数性质来反映图的性质。在上述的矩阵中,人们最常研究的是
目的:探讨全胸腔高频振荡排痰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
初春时节,和风煦暖,今年首个专业客车展—“2017天津国际客运交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天津客运展”)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据悉,此次展会由中国道路运输协
在台湾当代文坛,女评论家写的文学评论著作,并不是什么“女性评论文学”或“性度”文学评论。她们的评论文字,虽然有时也离不开女人的角度,但并非全是用女性的视野和艺术笔触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
不同行业以及创新投入的不同内容(产品创新投入和工艺创新投入)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且存在滞后性。文章以两个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信息技术业和制造业的企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