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领域正式建立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目前该领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特别随着2017年国家新高考政策的正式提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求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以期给予学习困难生有效的帮助,并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长沙市两所示范性中学初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为主,调查了解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个人、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对策来使初中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本研究从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两大类设计了共40个题目进行问卷调查,从近400个回收问卷中选出成绩优的非学困组和成绩差的学困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个别典型的成绩优异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和访谈,以及对典型的学困生进行相应的访谈和干预研究,得出结论:内部因素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学生注意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消极情绪体验。而在外部因素上,父母适当的关注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现显著相关。所以,应努力创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并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同时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奋斗的目标,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上慢慢形成肯学、会学、爱学的良性发展。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校影响因素的涉及面不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