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y692451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工作上是如此,学习上亦是如此。在地理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的指出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影响。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微课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凭借其短小精悍以及灵活性与可再现性的特点为教师和学生所知所用。论文首先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现状,并论证了结合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和开发微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其次,提出了微课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而构建了高中自然地理微课体系,强调了高中自然地理微课设计的两个基础构成类型是常规教学中的重难点和课堂延展出来的相关地理知识拓展。最后,选取两个类型的典型案例分别进行了微课设计与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得出了以下结果:(1)高中自然地理开发微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高中自然地理抽象难于理解与知识点数量的庞大,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常常遇到一些课堂上难于解决的问题,而这正好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优势所在,因此同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老师的支持。(2)微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难点与提高兴趣,高中自然地理微课设计是为了体现个人自主学习,以课外学习为主,因此,微课的选题必须遵循恰当性、趣味性、主体性和辅助性的原则,从而构建起基于教学难点和地理知识延展两大支撑的微课体系。在本文中,围绕高中自然地理,共设计了89个微课题。(3)微课的价值在于灵活应用和实现可再现性,一个只有10分钟的教学视频,是一个不用花大力气就可以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抗拒性较小,且使用方便,学习的选择较为灵活。微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邵大亨的紫砂壶作品“鱼化龙”壶兼具造型美、趣味性和文化内涵,形象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鱼化龙”思想。本文从“鱼化龙”壶的造型和“鱼”的文化背景,结合邵大亨的生平,简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生存质量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
扩散工艺是制作半导体的关键结构PN结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在介绍了扩散的定义、扩散工艺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应用范围的基础上,从扩散工艺的工艺流程,扩散工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