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琴演奏艺术的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doitt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琴自十七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迄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击弦乐器,中国扬琴以其音色明亮、颗粒性强、音域宽且节奏感明显等特点在民族乐器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扬琴由一种相对简单的民间乐器转变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成员,其地位和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究一门演奏艺术,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研究。在扬琴演奏中,如何能保证音乐要素的完美体现,如何客观的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如何运用技巧进行自由的艺术表现,如何通过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正确的表达情绪、描写意境、刻画形象,又如何通过演奏获得艺术美感等等内容都属于演奏艺术的范畴,需要我们分别加以细致的研究。本文第一章从持竹、击弹到力度、速度、节奏、音程、音色在演奏中控制等方面诠释了表现演奏艺术的语言及基本要素。掌握演奏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故第二章从音乐的内容、扬琴作品的内容和扬琴演奏的内容三方面去阐述音乐内容在演奏艺术中如何以音乐的特殊形式进行表现。技巧是丰富与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手段,是正确表达音乐内容的技术手段,而完成技巧离不开工具,故第三章即从演奏工具——琴竹的民族性特点入手,着重介绍了中国扬琴特有的十大技巧,即: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及装饰音。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即使写的再华丽、再优美,但如果没有音乐表演,也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出现,所以,只有经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带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故第四章就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扬琴演奏的二度创作。一部作品,有了丰富的表现形式,掌握了作品的内容与结构,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有演奏者用心的演绎,如再加上良好的舞台风度与气质,就一定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最后一章扬琴演奏艺术的美与审美,从演奏者的艺术修养与舞台气质等方面说明扬琴的演奏如何符合更多人的审美需求。本文从以上几点对扬琴演奏艺术做出了全面的解读和细致的研究,力求通过理性的总结,对扬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深刻的剖析与探索。扬琴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演奏者自身不断地完善,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必然是基于演奏者自身的理论修养的积累与自身艺术实践的积累,并把这些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演奏中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奏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其他文献
设计一种基于TMS320DM365的3G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系统利用摄像头TB-2054BD采集视频信息,经过DM365内嵌硬件压缩器压缩成ITU-T的H.264视频格式,通过RTP以RTCP编码后经3G无线路
确定各种因素对测试数据的影响程度是软件测试平台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决策矩阵得出一种计算影响测试数据的权重的方法。
具有优良性能的药物载体材料的研发对于开发蛋白药物的给药新剂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类药物递送体系中所使用的几类载体材料,主要介绍了人工合成及天然的可
以大直径(40~50μm)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为导热相,以掺杂一定量不同粒径天然鳞片石墨的中间相沥青为黏结剂,经500℃热压成型、高温炭化及石墨化处理制备出单向高导热炭/炭(C/C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
自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放开,跨国公司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在华投资方式明显由新建投资转变为并购投资并表现出一些新动向,如规模越来越大、
农业废弃物产生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伴而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农业资源,其资源化利用对于缓解农业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均具有十分
目的鉴定中药复方清热凉血方浸膏中成分,为其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C—ESI—QTOFMS)仪分析。色谱柱:5cm×2.1mm,1.7μm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涵盖了材料、结构、板式及印刷制作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在当今社会,产品没有包装,商品流通、交换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