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琴自十七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迄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击弦乐器,中国扬琴以其音色明亮、颗粒性强、音域宽且节奏感明显等特点在民族乐器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扬琴由一种相对简单的民间乐器转变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成员,其地位和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究一门演奏艺术,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研究。在扬琴演奏中,如何能保证音乐要素的完美体现,如何客观的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如何运用技巧进行自由的艺术表现,如何通过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正确的表达情绪、描写意境、刻画形象,又如何通过演奏获得艺术美感等等内容都属于演奏艺术的范畴,需要我们分别加以细致的研究。本文第一章从持竹、击弹到力度、速度、节奏、音程、音色在演奏中控制等方面诠释了表现演奏艺术的语言及基本要素。掌握演奏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故第二章从音乐的内容、扬琴作品的内容和扬琴演奏的内容三方面去阐述音乐内容在演奏艺术中如何以音乐的特殊形式进行表现。技巧是丰富与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手段,是正确表达音乐内容的技术手段,而完成技巧离不开工具,故第三章即从演奏工具——琴竹的民族性特点入手,着重介绍了中国扬琴特有的十大技巧,即: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及装饰音。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即使写的再华丽、再优美,但如果没有音乐表演,也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出现,所以,只有经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带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故第四章就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扬琴演奏的二度创作。一部作品,有了丰富的表现形式,掌握了作品的内容与结构,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有演奏者用心的演绎,如再加上良好的舞台风度与气质,就一定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最后一章扬琴演奏艺术的美与审美,从演奏者的艺术修养与舞台气质等方面说明扬琴的演奏如何符合更多人的审美需求。本文从以上几点对扬琴演奏艺术做出了全面的解读和细致的研究,力求通过理性的总结,对扬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深刻的剖析与探索。扬琴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演奏者自身不断地完善,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必然是基于演奏者自身的理论修养的积累与自身艺术实践的积累,并把这些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演奏中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奏真正成为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