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Zn、Mo基过渡金属化合物异质结构的构筑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便携式电子装置和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对储能设备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锂硫电池因为其高能量密度、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众多电池体系之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其放电/充电最终产物硫化锂(Li2S)/硫的导电性极差、作为中间产物的高阶多硫化物溶解引起“穿梭效应”、反应动力学缓慢、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应用化进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化学吸附”或“催化转化”的作用构筑了3D-MoC/MoSe2、ZnSe/CoSe/CNT锂硫电池宿主材料和Co/CoO改性隔膜,有效地提升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分析如下:为了提升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通过浇铸法结合硒化策略,构筑蜂窝状的3D-MoC/MoSe2异质结构,渗硫后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利用3D-MoC/MoSe2结合3D-MoC有利于催化S8至Li2S4的反应过程,3D-MoSe2有利于催化Li2S4至Li2S过程的特性,探讨分步催化的可行性,有效地提升整体反应过程动力学,显著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C时3D-MoC/MoSe2/S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919.2 m Ah g-1,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5%。为了抑制锂硫电池反应过程中高阶多硫化物溶解引起的穿梭效应,通过共沉淀法结合高温硒化方案,构筑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ZnSe/CoSe/CNT,渗硫后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ZnSe/CoSe/CNT结合ZnSe/CNT对多硫化物的强吸附作用和CoSe/CNT对多硫化物的高催化作用的特性,有效缓解反应过程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2C时ZnSe/CoSe/CNT/S具有1172.1 m Ah g-1的优异初始放电比容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为了改善硫的利用率,通过共沉淀和低温氧化法,构筑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Co/CoO复合材料涂覆于锂硫电池隔膜正极侧,充当一层高效稳定的反应界面。通过利用Co和CoO对多硫化物的不同特性,调节不同氧化程度的Co/CoO复合材料,使得活性物质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有效地加速多硫化物的转化过程。最终确定当氧化时间为90 min时,将获得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C时,其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1087.0 m Ah g-1,100圈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77.5%。
其他文献
目前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疗法,磁热疗法,激光疗法以及化学疗法,其中化学疗法是肿瘤治疗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全身性给药、操作方便和治疗高效等特点,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基于化学疗法的纳米平台疗法被开发出来,它能够有效解决小分子药物毒副作用大和给药率低等问题,其中胶束给药疗法是纳米平台疗法中一种很好的用药策略。在本论文,我们制备出一种温敏性的给药载体,通过化学键合和物理包裹的方式构建了两
科学数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研活动的重要产出,支持和引领了科技创新和进步,所以吸引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学数据共享有利于打破世界科研领域传统的信息垄断,实现了对科学数据资源的再次利用。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其中参与科研活动的一线人员,即研究生和教师对科学数据共享的看法和态度必然会直接地影响今后数年我国数据共享的发展。目前,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科
刺激响应性卟啉材料是一类具有“智能”行为的卟啉材料体系。相较于普通的卟啉材料,刺激响应性卟啉材料既结合了卟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大消光系数和良好的光敏性能等,又结合了刺激响应性材料在外界条件刺激时发生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因此,基于这些特性,刺激响应性卟啉材料在医学、探针和催化等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根据对刺激源响应的个数不同,刺激响应性卟啉材料可以分为单一、双重和多重刺激响应性卟啉材料。目前已经报
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s,CCD)是一种MOS结构的光电转换式图像传感器,具备成像、数据处理和通信等功能。由于其具有低噪声、高灵敏度、工作稳定等优点,是航天器成像系统中的核心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对地遥感、遥测以及空间科学探测。CCD在轨工作时,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诱发损伤导致其性能退化甚至功能失效,进而影响在轨航天成像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因此,需要研究CCD在空间辐射环
混凝土作为当前的主要建筑材料,它在桥梁设施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在温度变化、车辆荷载、基础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桥梁混凝土会出现不利于其正常工作的开裂现象。如果桥梁裂缝超过其开裂的限制,则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降低其寿命周期,甚至引起灾难性的事故。定期对桥梁裂缝进行检测是桥梁管养的一个基本手段,其中裂缝的图像检测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本文通过搭建桥梁裂缝采集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桥梁裂缝进行检
材料作为产品设计的基础,产品构成的基石,其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产品发展的趋势,每一种新型材料的出现都会成为产品改良或产品创新的契机,给产品的功能带来新的性能提升或者是创造出新的产品功能或新的形态。当下国内外对于微热管超导材料的研究主要汇集在两个方向,其一是通过实验研究微热管的不同工质、不同充液率、不同散热条件等并以此设计结构不同的热管;其二是通过一定结构(带有微槽)的热管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相应的模型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热度持续增长,诞生了多层级、多地域、多样式的政务新媒体应用。纵观国内外对政务新媒体的相关研究,大都将重心放在社交媒体本身或者影响媒体使用的线上因素,缺乏对现如今线上线下融合形势下线下因素及此形势下用户感受的考虑,与此同时,政务新媒体用户的使用体验还面临着信息超载,系统功能繁杂,社交超载等问题的影响。为此,本研究以用户体验为衡量基准,从满足视角探讨线上线下整合环境和信息爆炸等问题对
锂硫电池作为潜在的下一代储能系统,因其低成本和来自硫的多电子转移反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本身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功率密度的前提下,硫还是存在绝缘性、在充放电化学过程中形成的可溶性长链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以及在锂化过程中的巨大体积膨胀等诸多缺点,导致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硫难以完全利用且循环性能不够理想。尽管多硫化锂的损失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例如提升活性物质的电导率、调节正极宿主的比表面积孔径以实现限域)进行
作为航空发动机必不可少的封严涂层位于发动机涡轮机和压气机的机匣上,位置和功能决定了要在较高温度和高速气流冲刷下工作。服役于航空发动机的可磨耗封严涂层反复作业后将会大范围失效,因此提升与检测封严涂层在较高温度热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极度关键。本文采用等离子喷涂(PS)制备手段分别在钛合金和不锈钢上制备镍石墨(Ni-C)和铝硅(Al-Si)涂层,分析二者在200~400℃环境下热循环100~500次后其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要想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就必须运用到AI赋能的新思想观念,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AI智能的普及与发展已经给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许多高校图书馆也都已经进行过有效的探索与实践,AI智能已经在高校图书馆产品领域开拓到了应用领域。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既是全民参与的重大政策举措,又是高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