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命名来看是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女性主义叙事学进行一种探讨,追溯了女性主义叙事学产生的历史语境,诠释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资源,探究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主张及其理论局限。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产生汲取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精华,摒弃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观性、充满政治色彩的缺点,同时也避免了结构主义叙事学过于强调科学性的欠缺。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性别因素,引入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具有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则,为文学批评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阈。本文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首先可以较为深入地使我们认识到女性作家在叙事时所具有的性别特点,同时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性别因素考虑其中,从而更好地对女性文本进行解读。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把文学作品语境化、性别化,聚焦作品叙事结构的性别政治。其次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探究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核心内容。女性作家并不是用语言来直接攻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而是通过作品中对男女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来体现出作者的态度。综观女性作家创作有这样一个相对普遍的特点,即内视角叙述,这种话语方式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亲切、自然、流畅。叙事声音理论也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女性话语权威的展现,主要有自说自话和群体言说等几种情形。在论文第三章,以《简·爱》为中心对相关批评文本进行了比较研读。本文还探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影视剧中的应用问题,以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