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整个制度安排。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将影响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控制和监管的能力及动机,进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并最终影响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因此,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才能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绩效。
本文选用广西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1——2006年为研究区间,对广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所拥有的控制权相对减少,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较高;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明显下降,流通股比例逐步上升;管理层持股比例过低。
本文计算了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常见的12个财务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综合绩效,与公司股权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分为股权构成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和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影响的两部分。最终得出结论为:国家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U型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使公司治理绩效最小的法人股比例为27.82%;但流通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出倒U型关系,流通股比例在60.46%的时候,公司治理绩效会产生最大值。股权集中度CR1与公司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但CR5和H5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Z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没有相关性。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广西上市公司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对上市公司经理的激励、完善股东投票权以及发挥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