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一体化与环境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贸易与环境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提出了现实而严峻的挑战,WTO的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的贸易、环境和经济增长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技术水平不高,环保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安徽省的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剧,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制约着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笔者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由倒“U”型曲线和“U”型曲线组合而成的“波浪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曲线对安徽省协调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其环境状况不断恶化,采取积极的措施协调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发展十分必要。论文从安徽省环保措施、GATT/WTO中有关环境的贸易协定和条款两个方面入手,理论联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环境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在对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冲突的主要原因在宏观上是由于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在体制上是由于对外贸易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在微观上是由于环境成本外在化。此外,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外贸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以及环境管理部门自身的不足等因素也加剧了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在此基础上,论文中针对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政府作为客观管理和决策部门应从建立对外贸易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引导外贸企业改变出口增长方式,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四个方面来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外贸易企业作为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对协调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发展也负有重要职责,外贸企业应从树立企业环保观念、开发绿色产品、进行产品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为产品申请环境标志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为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出努力。  通过深入研究,论文得出结论:在现阶段,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政府和企业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今后政府和企业应在注重环境标准和法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改变出口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建立对外贸易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环境税费制度,促进环境成本的内在化,从而实现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更是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自1992年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准入政策不断放宽,外资进入的步伐不断加快。根据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零售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主要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然而,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