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2018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迈入发展成熟期,用户规模与日俱增,行业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市场格局渐趋稳定,但也面临内容同质化的困境。UGC去同质化特点明显且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诉求。此外,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行为与其观看行为存在着差别,只观看不生产是非贡献行为,这种“搭便车”现象可能造成集体非理性后果,即无人参与内容生产,这对于UGC特征明显的短视频平台有着潜在性风险。因此着眼于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刺激用户进行内容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外部激励、需求满足层面(记录表达、娱乐消遣)、社会关系层面(社会交往、社会提升)、创新特质因素六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了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动因模型,同时进一步探索短视频平台用户生成内容是否会增强平台用户粘性,人口学统计特征是否会在生成内容动因上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除外部激励外,记录表达、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社会提升和创新特质对内容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特质最大,需求满足层面的娱乐消遣因素次之。(2)内容生产对用户粘性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确定UGC对平台的作用。(3)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性别因素仅在社会交往动机在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年龄因素在社会提升、社会交往、记录表达这三个动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受教育程度在各动机因素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职业因素仅在社会提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4)对于不生产内容用户的补充调研显示用户不生成内容的主要原因是担心隐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