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创新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保持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鱼台县是春秋末期孝子闵子骞的故里,也是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继承和弘扬孝文化,对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之风,推进鱼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具渗透力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关于孝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及物质载体的总称。孝文化推崇孝敬父母、显亲扬名、忠孝节义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养老、敬老、送老,倡导夫妻互敬、父母子女慈孝、兄弟姐妹友爱,立身、诚信、爱国。传统孝文化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根源,既包含合理内核,也有消极因素,弘扬传统孝文化要坚持继承和批判、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抛弃愚忠愚孝成分,赋予孝文化以时代内涵,使孝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传统孝文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消极作用,发挥孝文化对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重要推动作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基层建设。鱼台县是闻名遐迩的孝贤故里,孝贤文化源远流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鱼台县按照“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的定位,开发利用鱼台丰厚的闵子孝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贤美德,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在弘扬孝文化,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出台政策,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孝文化,需要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加强对传统孝文化的保护、研究和挖掘,赋予孝文化时代内涵;创新宣传载体,构建农村孝德培养机制;做响孝文化品牌,服务地方经济跨越发展;开发孝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建立新型农村孝文化机制,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使各项工作措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