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临不确定性环境时,企业是否、为什么以及如何调整自身的股利政策?长期以来这是一个得到广泛研究的话题。近年来,作为企业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特殊的制度背景,市场体制不完善、产权的法律保护薄弱,政府不仅具有动机更有能力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如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政策管制、地区振兴计划、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同时,这些政策可能会处于频繁的调整当中。因而企业的经营环境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而这种政策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相关微观企业主体的行为决策。那么在面临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将如何调整自身的股利政策呢?本文认为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影响更为深刻,这为检验二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因而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拓展宏微观之间的互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2003—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在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上升时,企业会对自身的股利政策进行动态的调整,即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减少支付水平。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存在着产权性质方面的差异,相比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这一作用会更强(基于代理理论)。第三,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也会影响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较严重,因而这一负向关系会强于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基于融资约束)。最后为更深入地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对现金股利的动态调整、股利调整的市场反应、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进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同样会对现金股利的动态变化产生负向影响,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现金股利分配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通过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成本两种作用机制影响到股利支付决策。为了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为稳健,本文还采用变更变量衡量方式、变更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回归模型、IV-2SLS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在宏观上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得中国的政策监管更具透明度、可预测性和公平性;其次,政府在政策出台前后应该加强信息披露水平,充分利用权威媒体的传播,使得市场充分预期政策走向,减少经济参与主体的观望程度;此外,政府应该努力构建更为畅通、多渠道的融资环境,努力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最后,对于企业自身,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应该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财务决策行为的互动关系研究,丰富了关于股利政策决定因素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的文献,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研究中不确定性与股利政策二者关系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