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特异性CTL在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和病毒清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非直接致细胞病变病毒,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HBV感染后机体在清除HBV同时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一种免疫病理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在病毒清除和肝细胞损伤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HBV感染肝细胞后,病毒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的蛋白酶裂解成小分子的寡肽,并与肝细胞内人白细胞Ⅰ类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Ⅰ,HLA-Ⅰ)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成为T细胞表位。CTL通过表面的CD8+分子与HLA-Ⅰ类分子产生粘附,并由T细胞抗原受体(Tcellantigenreceptor,TCR)识别上述寡肽表位,此类CTL即为HBV抗原特异性CTL。目前已鉴定出多个受HLA-Ⅰ类分子限制的HBV不同抗原区段的CTL表位,如核心区(corel8-27)、聚合酶区(polymerase575-583)及包膜区(envelope335-343)等表位。目前认为抗原特异性CTL作用的机制可能为先识别HBV感染肝细胞表面相应的表位,然后发挥以下两种抗病毒作用:其一是直接杀伤部分HBV感染肝细胞,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导致肝细胞的裂解;其二是分泌内源性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等细胞因子,后者通过非溶细胞的机制清除肝细胞中的病毒。进一步研究发现,急性乙型肝炎(acutehepatitisB,AHB)体内存在多特异性的和多克隆的CTL,能识别多个抗原表位,识别范围广,应答作用强。而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体内的特异性CTL却很少,特异性CTL只能识别单一的抗原位点,应答范围窄而且能力弱,可能与清除病毒能力不足而导致慢性化有关。但CHB病情急性加重时可以检测到CTL细胞相应增加,同时常伴随有血清HBVDNA的波动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抗-HBe),并且可能获得控制病毒的效果。有研究认为CHB病情急性加重可能是受HLA-Ⅰ限制的针对HBV抗原的CTL作用的结果,免疫反应是CHB病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但由于CHB患者体内的特异性CTL很少及检测手段的限制,抗原表位特异性CTL在CHB急性发作及发展为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近年抗原特异性CTL检测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出现了更为特异、敏感和快速的检测技术,如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肽四聚体(Tetramers)法,该方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可直接检测外周血或者肝组织内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避免了体外培养技术存在的诸多外界条件影响因素,更真实地反映了体内特异性CD8+T细胞的实际情况。另由于CHB特异性CTL只能识别较单一的抗原位点,有研究证实主要是识别HBV核心区(core18-27)表位,故我们选择检测针对HBV核心区(core18-27)表位的抗原特异性CTL。因此,本研究采用Tetramers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良的MHC五聚体法(Pro5TMMHCPentamers)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HB患者体内的核心抗原表位特异性CTL细胞,试图阐明抗原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在CHB肝损伤和病毒清除中的作用及病情急性加重的免疫发病机制,为新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如治疗性疫苗、免疫活性细胞过继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本课题研究:①采用MHC五聚体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并分析其与肝损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②分析CHB急性发作与抗原特异性CTL细胞水平的关系,并通过CHB急性发作发展为重型肝炎与未发展为重型肝炎抗原特异性CTL细胞水平的比较,了解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③动态检测部分患者的抗原特异性CTL水平、肝功能、HBVDNA定量及HBeAg血清学转换状况,了解抗原特异性CTL水平动态变化与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变化的关系。
其他文献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约占12~15%,半数病例具有侵袭性。侵袭性垂体腺瘤多为大腺瘤,具有向周围正常结构如海绵窦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导致其全切率低、复发率高,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治疗
摘要:批判质疑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都有其必要性。为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语文教师必须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养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以此作为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应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策略,即营造安全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给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养成批判质疑的习惯。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方面较详细阐述了地图与地理教学间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运用地图;高效课堂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如:中国地形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世界气候
背景:肝纤维化是机体对于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性应答。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肝脏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CK)参与下,引起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TGFβ是目前己
摘要:变更的时代背景给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传统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创新是教学发展的推动力,然而极端的革旧创新主义与保守主义一样是不正确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学要健康发展,必须平衡传统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与创新;平衡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随之有了相应改变,教学的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许多老师对新课标理解的误差,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