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性的国际比较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仍然未能完全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传统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现阶段多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原本复苏低迷乏力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并给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一些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等在战略规划中多次强调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多次出台创新创业战略以寻求拉动就业。由此可见,创新与创业在各国都被寄予促进就业的期望。然而,不同国家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性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除了与创新创业类型与发展水平有关外,还与技术、资本要素、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耦合协调度等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比较典型国家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性的差异,了解差异背后的具体原因,为当前我国更好实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本文首先根据研究需要将有效性界定为两个层面:一是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实际程度的大小;二是创新创业投入带动就业产出的效率。随后从理论机制出发揭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性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因素,再从实证上分别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测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程度和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创新创业投入带动就业产出的效率,并做国际比较,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创业通过创造新行业新企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通过推动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并间接拉动就业的增长;创新创业作为两大经济系统,包含众多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动会对技术、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就业。(2)基于联立方程模型测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程度大小结果表明:创新创业对就业具有直接作用效应,还通过技术和资本间接两条路径带动就业。国别比较结果显示,美国无论在创新带动就业还是在创业带动就业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日本创新带动就业的效应较为显著,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程度却不突出;中国创新带动就业的程度最低,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程度较高。(3)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美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效率最高,中国次之,日本最低。这是由于美国具备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较好;中国近年来创新环境和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耦合协调不断提升,由此带动就业的效率的提升;日本虽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但创业环境存在不足,创新创业之间没有形成匹配的耦合,导致整个效率的低下。对此,提出当前我国更好实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政策建议:学习借鉴有关国家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历程中的有益经验,普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创业园区,使创新创业成果更好落地;注重提升技术和资本条件,建设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使之与创新创业更好地结合,进而推动就业;重视创新环境、创业环境的建设,加强专利、产权、商标的保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商务环境,深入开放,培育创业文化;重视创新创业的耦合,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共同带动就业。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创新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将有效性分解成带动程度的大小和带动效率的高低两个层面,组建联立方程模型测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径及程度大小,引入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效率,分别做国际比较并找出背后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评述了核分析技术的特点,在环境科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和一些热点问题,包括化学种态研究与环境毒理学,微区分析与大气颗粒物的识别,高准确度核分析方法学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超高灵
日前,河东区部分人大代表对区法院关于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情况进行调研。代表们指出,要站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正>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解放思想。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期间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等32个字寄语东北振兴。以总书记的
文章分析AT89C51与中断有关的五个特殊功能寄存器,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设置寄存器IP,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MOD,给出了这五个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