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旋流器磨蚀位置以及影响旋流器磨蚀的因素,包括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等,分析了旋流器磨蚀的原理、特性以及发展现状。创新性提出在旋流器磨蚀严重部位安装可更换的内嵌小锥,既稳定旋流器内部流场,促进了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又减缓了固体颗粒对旋流器壁面的磨蚀,降低能量损耗,延长旋流器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投资。基于促进旋流器二次分离以及减缓固体颗粒对旋流器壁面磨蚀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内嵌固液旋流器。应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以压力损失作为指标对内嵌固液旋流器初始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检验,确定初始网格形式,得到旋流器的初始物理模型。进而利用正交试验手段对旋流器进行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了旋流器外锥角、内嵌小锥锥角、排砂孔大小以及外锥段上部分长度变化对固液两相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同时,利用单一变量法,对操作参数进行优选,分析了流量及分流比变化对旋流器速度特性、压力特性及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旋流器分离过程迹线图以及固体颗粒在旋流器内的运动轨迹研究了固体颗粒对旋流器壁面磨蚀规律,发现内嵌固液旋流器由于筋板的阻断,使固体颗粒做类似竖直运动,降低了运行速度,减缓壁面磨蚀。同时研究了粒径大小和入口颗粒浓度对旋流器壁面磨蚀率的影响规律。介绍了室内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系统,并通过对内嵌固液旋流器进行室内试验,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一致,得出溢流口长度、排砂孔尺寸、流量、底流分流比对固相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介绍了室内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系统,并通过对气液固三相分离旋流器进行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气相溢流管伸入长度、脱气锥段锥角、流量、气相溢流分流比和底流分流比对液相溢流口压力损失、气相分离效率及固相分离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