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无糖组培箱微环境CO<,2>增施监控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先进的环境调控技术,实现组培苗的自动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是使组培苗成为商品普遍应用予农业的较好途径.然而,目前培养环境内各环境因子对培养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形态的影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清,相关环境控制系统急待开发.该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套能长期自动直接监控组培微环境CO<,2>浓度的调控系统;初步探索对组培箱内气体净化、除湿的方法:探索CO<,2>富集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日后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提供借鉴.该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PLC的无糖组培微环境CO<,2>增施监控系统.研究内容包括:高压高纯度CO<,2>施放模糊控制器研究,实现对组培环境的CO2浓度以及相对湿度的监控;进行生根阶段无糖培养的CO<,2>富集(富集浓度900~1100μmol·mol<-1>)与无CO<,2>富集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CO<,2>富集对组培苗的影响;初步尝试用箱外循环法对组培箱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净化处理.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无糖组培微环境CO<,2>增施监控系统工作正常、稳定、可靠,能有效地将组培箱内的CO<,2>浓度及其相对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用箱外循环法对箱内气体净化处理后,改善了组培箱内的气体环境,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发育;CO<,2>富集环境中,组培苗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生根率显著提高,根系发达.该实验条件下,处理组菊花组培苗的新增叶片数是对照组的1.85倍;处理组的根总长是对照组的10.6倍;处理组根数是对照组的6.67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开展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水分与氮素的利用效率的研究,和冬小麦生长土壤中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及水分氮素迁移转化模拟研究。在对夏玉米水分与氮素的
精准农业强调通过对农田资源的分布式调控,尽可能均衡、合理地利用其生产潜力,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或显著的社会效益。掌握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分布式调控
本论文设计了盆栽试验、混土试验、单因素试验、拉丁方试验,分析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着重探讨改良剂、有机肥、秸秆、炉渣等绿色修复因子对土壤盐分、养分的作用,并考虑因
该文研究采用三嵌段共聚物PE6400自组装合成介孔二氧化硅,通过对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等处理,对低温下磁性四氧化三铁与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复合进行初步性探讨.全文分为以
目前在蔬菜种植业中,由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时对苗无损伤,所以有取代传统穴盘育苗的趋势。为了满足营养钵育苗方式日益普遍的现状,在原有蔬菜嫁接机器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