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正逐渐成为我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能否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所以建立在市场竞争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信贷渠道,目前是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行研究。理论分析方面,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以Bemanke和Blinder提出的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为依托,结合我国信贷渠道现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在实证分析方面,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模型与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相对于货币渠道而言信贷渠道对经济的影响更加重要。文章进而分析这一结论,并针对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