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嫁接成活相关基因克隆

来源 :浙江林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嫁接是一门园艺技术,其成活过程包含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山核桃嫁接是公认的难题,为了深入探索这一珍贵物种的嫁接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cDNA-AFLP技术和定量RT-PCR技术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分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嫁接样品总RNA质量高、完整性好、无杂质,适用于cDNA-AFLP分析和荧光定量RT-PCR分析。2.利用SMARTTM PCR cDNA Synthesis Kit反转录获得的8个实验材料双链cDNA,完整性好,满足实验要求。3.用识别4碱基和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TaqI、AseI消化cDNA,所得片段长度符合技术要求。酶切片段与人工接头连接后进行预扩,获得相当浓度的200~1000bp的酶切片段拷贝。4.选用100对选扩引物进行了选择性扩增。改进选扩程序,采用高温(65℃)退火结合循环降温方法,获得高浓度的特异性产物。5.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对选扩产物进行差异显示,结果共获得300多条差异表达片段。经切胶回收、纯化和二次克隆等所得差异片段100多条。共测回来的序列66条,经Blast比序,除去重复序列17条,结果获得了49条TDFs。6.选取其中12条基因进行定量RT-PCR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八个克隆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factor eIF-4A,3’-5’-exoribonuclease/ RNA binding (AT2G47220),18号未知基因,isolate K1/E32 K1 glycoprotein,putative auxin response factor 1,water channel (PIP1B),Glycine max catalase (cat4),65号未知基因与cDNA-AFLP的表达一致,一个克隆25号未知基因与cDNA-AFLP的表达基本一致,而其余三个克隆17号未知基因,beta family G-protein,cdc20 protein (CDC20.2)的表达与cDNA-AFLP的表达结果有差异。本实验cDNA-AFLP的表达谱中的75%得到验证。7.在49条TDFs中,有20个编码已知功能蛋白,8个编码未知功能蛋白,其余的21个与未注释的基因组序列相似,或者在核苷酸数据库无同源序列。对20个已知功能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它们分属于物质运输,代谢和能量,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等9类,说明山核桃嫁接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代谢变化。根据所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绘制了山核桃嫁接调控关系图,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现代嫁接的细胞生物学理论。本研究首次将cDNA-AFLP技术和定量RT-PCR分析技术应用于山核桃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并对其加以改进,成功分离到山核桃嫁接成活相关基因。根据这些差异片段序列制作探针或转化成相应的分子标记,可以为嫁接成活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银杏(Ginkgo biloba)原产我国,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鄂西南巴东县是湖北省三大银杏古树分布区之一。本研究从巴东县清太坪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其主要成份为薯蓣皂苷元。既是生产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主要药源,又是生产用于合成多种甾体激素类和避孕类药物的薯蓣皂苷元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生产上由于种源紧缺,引种盲目混乱,不考虑种的适应性等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益不佳。本实验将长白山东部山区四个产区(吉林安图、吉林靖宇、吉林通化和辽宁清源县)的穿龙薯蓣引种到吉林省长春市,对其生物学特
本研究基于林分动态模型3-PG,设计与实现了集成决策系统IFDSS(Integrated Forest Decision Supports System)。通过将森林动态模拟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积极地探求我国森林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也广泛应用于花坛、庭院和室内绿化中,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但是郁金香花期不长,延长其花期对延长观赏期和调节流通有重要
论文以沙地云杉成熟合子胚为材料,研究了沙地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着重探讨了多胺在体胚发生中的作用机理。1.首先对沙地云杉体细胞胚发生系统的优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