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RNA介导的沉默抑制子抗马铃薯Y病毒病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对采自安徽不同地区的感染马铃薯Y病毒(PVY)的烟草和马铃薯病样进行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再利用dsRNA技术,构建HC-Pro基因部分片段反向重复载体转化烟草,沉默外源侵染寄主的PVY沉默抑制子HC-Pro基因,在RNA水平上将HC-Pro基因的mRNA降解,使其不能表达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毒RNA沉默效率。HC-Pro反向重复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以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高抗或免疫PVY的转基因烟草。1.来自安徽不同寄主PVY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及其CP基因分子进化分析采集安徽不同地区感染马铃薯Y病毒(PVY)的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病样,部分病样的ELISA检测结果呈阳性。RT-PCR克隆4号样和7号样PVY的CP基因并测序。结果表明,来自烟草PVY的CP基因(PVY-CP-4)和来自马铃薯PVY的CP基因(PVY-CP-7)序列全长均为801 nts,编码267个氨基酸。构建PVY CP基因系统关系树及进行序列相似性比较,PVY-CP-4与PVYO、PVYN:O聚成一个分支,且与PVYO(EF026074)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4%,说明来源于安徽合肥烟草上的PVY应该属于PVYO株系;而PVY-CP-7与PVYN、PVYNTN聚成另一分支,且与PVYNTN(AJ890347)、PVYNTN(EF026075)和PVYNTN(AJ585342)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8.3%,推测来源于安徽五河马铃薯上的PVY-CP-7可能属于PVYNTN株系。2.侵染烟草的马铃薯Y病毒(PVY)HC-Pro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根据ELISA的检测结果,选择阳性反应强烈的4号样(烟草),RT-PCR克隆PVY HC—Pro基因并测序。结果表明,来自烟草PVY的HC-Pro基因(HC-Pro-4)全长1359 bp,编码453个氨基酸,与PVYN(AM268435)HC-Pro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0%。构建PVY HC-Pro-4与其它14个PVYHC-Pro基因的系统关系树,可以看出PVY HC-Pro-4与PVYN(AM268435)的亲缘关系最近。HC-Pro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抗病毒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3.马铃薯Y病毒部分辅助成分蛋白基因的反向重复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根据PVY HC-Pro-4(AM905427)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克隆正反向ΔHC-Pro基因片段。先将反向片段ΔHC-Pro(i)插入含内含子的载体pSK-In,获得中间载体pSK-In-ΔHC-Pro(i)。再将In-ΔHC-Pro(i)从pSK上切下,插入表达载体pBI121上,获得重组质柆pBI-In-ΔHC-Pro(i)。最后将正向片段ΔHC-Pro(r)插入pBI-In-ΔHC-Pro(i),得到含ΔHC-Pro反向重复的植物表达载体pBI-ΔHC-Pro(r)-In-ΔHC-Pro(i)。4.反向重复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利用三亲交配法将反向重复表达载体pBI-ΔHC-Pro(r)-In-ΔHC-Pro(i)导入农杆菌EHA105菌株中,采用叶盘法分别转化本氏烟和普通烟品种云烟85。
其他文献
子囊菌毛壳(Chaetomium spp.)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土壤和含纤维素的各种基物上常见的霉腐菌成员,某些种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潜在拮抗菌。从健康毛白杨上分离的内生菌优势种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木质纤维素是一个可再生的资源,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用木质纤维素来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燃料、化学品和其他材料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泛、含碳量最
数十年来,化学农药以其经济、速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降低了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提升了作物产量,为人类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化学手段依然是农业
当代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是他们受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心里问题已经日渐增多,心里疾病的学生也已占了不小的比例。在我的身边就出现了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  四年级的胡某一次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问他原因时,他竟然说没有听清楚。老师严肃的对他说:“没有听清楚,你可以问老师,或者问同学呀,这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可是他却非常的不服气,认为自己被老师冤枉了,所以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