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也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而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依靠农村商业银行来发展的,并借助国家的金融扶持以及农村的资源优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商业银行大部分都是由之前的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过来的,因此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业务比较传统单一,人才储备不足,主要经营业务还是以信贷为主等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慢慢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和农村综合性人才缺少、员工学历普遍偏低、工作经验能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布局。同时,信贷业务是农商行的主要业务,所以,规范并控制好信贷业务,规避风险对于农商行至关重要。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控制金融风险,强调了控制金融风险对于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可见国家对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而农村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风险又比较突出,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了解,有效规避信贷风险,进而保障农村经济快速提升。所以,对于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G农商行是由广丰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来。2004年12月,G农商银行在保持原信用社主体的同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积极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完善银行内部结构,立足本土,以改制为契机,制定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且将服务“三农”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成为了社区性金融机构。截止到2019年,G农商银行已经发展规模扩大为1个营业部、7个支行、18个分理处和4个自助银行,营业网点对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全覆盖。2019年年底,G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0余亿元,信贷业务已经成为了G农商银行的重要业务,是其主要营业利润的收入来源,因此加强和完善G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于其健康发展来说迫在眉睫。为确保农商行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农商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对农商行信贷风险进行定性,进而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上指导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管理实践就非常有意义。本文以G农商银行为例,对其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其信贷资产状况、信贷业务品种、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组织结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当前G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分析G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其中贷前调查不到位,贷中评估及审查待优化,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不当、法律制度约束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理想、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内部原因有信贷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欠佳,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内控机制建设不完善、掌握信息不对称。通过对G农商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一是重视内部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团队;三是优化信贷风险管理结构;四是规范贷款“三查”操作,细化贷前调查工、提高贷中管理的准确性、加强贷后管理;五是构建完备的内控体系。本文通过对G农商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风险控制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完善G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旨在为其他农商行的信贷风险监管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对其自身的服务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