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导向模板在寰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术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验证数字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后路三种螺钉内固定置钉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  研究方法:选取正常颈椎28具,采用64排螺旋 CT层厚1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 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利用3.5mm直径圆柱体代替钉道分别进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寰枢椎后路经关节突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各自建立与寰枢椎后表面相应骨性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通过布尔运算后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板实体化,利用数字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扫描置钉后的标本,分割重建出三种螺钉钉道路径。在计算机软件 UG Imageware中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重新定义三维空间坐标轴后,测量理想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钉点、角度和钉道方向。  研究结果:共置入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32枚,枢椎椎板螺钉36枚,寰枢椎后路经关节突螺钉24枚,共计92枚螺钉,均未穿破钉道骨皮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寰枢椎后路经关节突螺钉的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进钉点、钉道方向的偏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寰枢椎后路经关节突螺钉数字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偏差因素主要为计算机软硬件存在的固有因素和人为产生的因素所致。数字导向模板技术具有操作简易和个体化设计等优点,能提高置钉精确性及减少螺钉偏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