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汉语属汉藏语系。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中英两种语言存在诸多差异。比如,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的句子重心在句子前面,而汉语的句子重心在句子后面;就语法结构而言,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多使用主动语态;就词汇使用方面,英语多使用代词,而汉语多使用动词。译员在从事英汉汉英两个方向的口译时,所使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已有不少口译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但这些论证主要是基于交替传译和专业译员的经验角度去展开的,而从同声传译的角度并采用实验取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6名口译方向的翻译硕士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两篇英文材料和相应的两篇中文材料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是关于志愿服务和教育改革。实验环境为专业的同传实验室,6名学生分别对四篇材料进行同声传译,并进行同步录音。实验目的是研究英汉汉英两个语言方向,译员采取策略与译文准确性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束后,笔者将每篇文章中事先选定的20个句子,6位译员总共480个句子转录成相应的语言,分别统计在英译汉和汉译英过程中译员使用了哪些策略和该策略的使用次数,并分析了策略的使用与译文准确性的关系。实验发现:1、对于英译汉方向的同传,顺句驱动、语序调整与译文的准确性呈高度正相关,增译法与译文的准确性有相关性但不是正相关性,省略、等待与译文准确性无关;2、对于汉译英方向的同传,顺句驱动、省略与译文的准确性呈高度正相关,增译法与译文的准确性有相关性但不是正相关性,合译、释义法与译文准确性无关。因此,笔者建议在英汉同传教学中要加强对顺句驱动、语序调整等策略的练习;在汉英同传教学中要加强对顺句驱动、省略等策略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