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术前血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测定值、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D-二聚体(D-dimer, DD)测定值构建的评分系统(简称CND评分系统)在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225名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X-tile软件分别计算出NLR、血小板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和DD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预测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应用CEA、NLR和DD构建CND评分系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R软件将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成对应的Nomogram模型,并使用一致性系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 C-index)来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同时使用时间依赖的ROC(Time-dependent ROC, tim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来比较不同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在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研究中,比较m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按照CND评分的高低以及CEA值的水平,分别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层患者接受辅助化疗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组间生存差异。P<0.05被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
术前外周血中NLR、PLR和DD的cutoff值分别为1.87、205和0.6mg/L。根据CND评分的高低以及CEA值的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ND评分≤1的患者比CND评分≥2分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5月和46.1月,P<0.001),CEA<3.4ng/ml的患者比CEA≥3.4ng/ml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5月和46.1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CEA和DD值的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C-index为0.781。
在辅助化疗方面,m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4.0月和49.9月,P=0.989)。当CND评分≤1分或(和)CEA<3.4ng/ml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3.5月和71.0月,P=0.214,59.3月和63.6月,P=0.518),当CND评分≥2分或(和)CEA≥3.4ng/ml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明显长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8.4月和39.0月,P=0.024,48.9月和37.3月,P=0.015)。
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显示:
1.术前CND评分和CEA值的水平对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采用联合性指标预测比单一指标更有价值。
2.CND评分≤1分或(和)CEA<3.4ng/ml的患者未能从辅助化疗中获得总生存期上的优势。而对于CND评分≥2分或(和)CEA≥3.4ng/ml的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明显延长其术后总生存期。
3.mFOLFOX6与XELOX两种化疗方案对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术前血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测定值、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D-二聚体(D-dimer, DD)测定值构建的评分系统(简称CND评分系统)在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225名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X-tile软件分别计算出NLR、血小板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和DD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预测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应用CEA、NLR和DD构建CND评分系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R软件将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成对应的Nomogram模型,并使用一致性系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 C-index)来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同时使用时间依赖的ROC(Time-dependent ROC, tim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来比较不同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在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研究中,比较m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按照CND评分的高低以及CEA值的水平,分别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层患者接受辅助化疗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组间生存差异。P<0.05被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
术前外周血中NLR、PLR和DD的cutoff值分别为1.87、205和0.6mg/L。根据CND评分的高低以及CEA值的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ND评分≤1的患者比CND评分≥2分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5月和46.1月,P<0.001),CEA<3.4ng/ml的患者比CEA≥3.4ng/ml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5月和46.1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CEA和DD值的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C-index为0.781。
在辅助化疗方面,m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4.0月和49.9月,P=0.989)。当CND评分≤1分或(和)CEA<3.4ng/ml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3.5月和71.0月,P=0.214,59.3月和63.6月,P=0.518),当CND评分≥2分或(和)CEA≥3.4ng/ml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明显长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8.4月和39.0月,P=0.024,48.9月和37.3月,P=0.015)。
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显示:
1.术前CND评分和CEA值的水平对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采用联合性指标预测比单一指标更有价值。
2.CND评分≤1分或(和)CEA<3.4ng/ml的患者未能从辅助化疗中获得总生存期上的优势。而对于CND评分≥2分或(和)CEA≥3.4ng/ml的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明显延长其术后总生存期。
3.mFOLFOX6与XELOX两种化疗方案对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