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蝉科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古蝉总科(Palaeontinoidea),现已灭绝。古蝉科昆虫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Carnian期),在侏罗纪非常繁盛,灭绝于早白垩世(Aptian期)。白垩纪时古蝉种类锐减,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中国、西班牙、英格兰和巴西的下白垩统地层中。本研究对产自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古蝉科化石进行了分类鉴定,共描述化石13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蝉科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古蝉总科(Palaeontinoidea),现已灭绝。古蝉科昆虫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Carnian期),在侏罗纪非常繁盛,灭绝于早白垩世(Aptian期)。白垩纪时古蝉种类锐减,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中国、西班牙、英格兰和巴西的下白垩统地层中。本研究对产自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古蝉科化石进行了分类鉴定,共描述化石13件,归入2属4种,其中2新种,包括:齿状伊列达古蝉Ilerdocossus dissidens Li,Chen and Wang,2019和宫氏殊古蝉Miracossus gongi Li,Chen and Wang,2019。对4块产自英国南部Weald Clay组的化石进行了分类,建立了2新种:普氏伊列达古蝉Ilerdocossus prowsei Li et al.,2019和迈氏威尔德古蝉Valdicossus mikewebsteri Li et al.,2019。系统总结了全球早白垩世古蝉科昆虫的化石记录,共12属35种(4属12种来自中国),并对其古生物地理分布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古蝉科在南北半球都有化石记录,可能最适宜生活在暖温带和干旱带地区。通过对古蝉科昆虫古地理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白垩纪古蝉类群可能在中侏罗世起源于亚洲中部或东部,然后在晚侏罗世扩散到欧洲西部和南美洲。古蝉科在早白垩世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暖温带地区。进入阿普特期晚期,已经没有了西班牙古蝉和英国古蝉的化石记录。说明在早白垩世古蝉科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随后迁移到南美洲;先在欧亚大陆消失,最后在南美洲地区灭绝。
其他文献
当光波通过有超声波作用的介质时,光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声光衍射,利用声波和光波在介质中的这种互作用效应,可以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声光器件。尤其在20世纪6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现代组织的核心资源。知识保持、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共享认知的核心构念,共享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的认知潜结构。两者在认知本质与内容上关系紧密,但长期以来近乎平行发展。围绕“共享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之间具有何种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团队心智模型、任务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在“共享”内容与“共享”含义上的异同。基于知识管理的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及综合热反射性能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热反射性能的评价
"双师型"教师在当前教师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本论文在基于跨境电商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和措施,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发展。
应用从僧帽牡蛎中分离提取的牡蛎低分子活性肽BPO-L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以HMBA和姜黄素为平行对照,观察鉴定牡蛎低分子活性肽对人肺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性质,并进一
铀尾矿库通常采用石灰碱化处理,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已固定下来的活性铀易重新析出释放,穿透土壤屏障而威胁生态环境,因此铀污染土壤亟需有效的修复。本文选用壳聚糖(Chitosan,
近十余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以奢侈品、进口产品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品行业迅速兴起,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离岛免税政策的开放,为我国消费者打
浮游细菌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催化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并在水生食物网的微食物环中起重要作用。浮游细菌群落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是高度可变的并对环境
在“近紫外LED+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实现白光的过程中,目前研究出的一些红色荧光粉体系如硫化物、钨酸盐和钼酸盐系列等,或由于在近紫外LED激发下发光效率不高,或由于基质不稳
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专业批发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冲击又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专业批发市场同样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电子商务和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