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作为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得到了极广泛的关注,但大多集中在主人公形象及心理分析,或是人物类的划分,而本文旨在探析其小说中围绕在主角周围的群像塑造,进而求证大众在余华的小说中有着真实的存在性,站在民间立场进行话语叙述也一直是余华的创作态度,因此本文则着重关注这类群众的形象及心理分析,探寻他们与个人的关系,从而体现出作家余华在创作过程中的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除了前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后两部分为重点论述部分。第一部分现代寓言情景中的群像塑造。主要进行的是余华小说中大众形象的分析,首先确认大众形象的真实存在,他们总是会出现在主人公周围,却没有自己的名字,甚至有时候以符号代替出现,在一系列的形象中最主要的是将社会关系凝缩在兄弟关系之中,以向我们展示出废墟的现实,同时大众也在喧闹的参与中扮演着冷漠的看客,这种寓言化的结构和内在的文本形象相融合,进一步指向了人世百态,展现了底层人物的生存境遇,以及以此显露的人性真实的一面。第二部分历史隐秘角落中的群众心理。从形象中探究大众的心理,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时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盲目地跟从其他人的做法,以避免承担责任后果,而在革命的外衣下对其他人进行疯狂的迫害,同时也造成了自身心灵上的扭曲,既伤害了他人,也将自己的人生逼入绝境。第三部分作为社会的隐喻与个体的辩证。主要讨论大众与个人的辩证关系,群体和个体是既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文本中个人与大众的矛盾关系其实是余华本身所遇到的创作心境,也是他与现实关系转化的痕迹,从而进一步探寻创作主体在创作这类关系时的创作体验和创作心理。最终推断出余华小说中大众形象存在的原因与意义,以及予以当代文学些许的启示。本论文本着通过对余华小说中大众形象的研究,能使当今的知识分子与大众对于自身进行一次清醒的剖析与认识,进而促进大众心理的自我反省,并且促使当下知识分子继续保持内在的一种先锋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