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一种由细胞免疫介导的胰岛素产生细胞破坏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MSCs)具有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insulin producing cells, IPCs)和免疫调节能力,为其通过免疫调节治疗T1DM提供了可能性。本实验探讨hAMSCs舌下静脉移植治疗T1DM模型大鼠的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并观察移植细胞在大鼠胰腺的存活与分化情况。方法:①采用机械联合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MSCs,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染色鉴定hAMSCs的表型特征。②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构建T1DM大鼠模型。③模型动物42只随机分为五组:T1DM模型组(n=12), hAMSCs组(n=12)舌下静脉注射300μl无血清LG-DMEM培养基重悬的hAMSCs (5X106),培养基组(n=6)舌下静脉注射等量无血清LG-DMEM培养基,胰岛素治疗组(n=12)每日餐前3h腹腔注射3U精蛋白锌胰岛素;正常组(n=6)作为平行对照。④动态监测血糖至移植后6w, ELISA检测移植后3w和6w各组大鼠血浆胰岛素含量,胰腺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⑤移植后3w和6w,FCM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流式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检测血浆Thl、Th2型细胞因子含量变化。⑥MAB1281和胰岛素荧光双染色检测移植后3w和6w, hAMSCs在胰腺的定植和分化情况。结果:①分离培养纯化的第三代hAMSCs高表达CD44、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CD19、CD80、CD86和HLA-DR,阳性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②移植后第2w, hAMCs组平均血糖水平降至14.2mmol/L,与模型组比较下降50%(P<0.01),直至第6w维持在10.2mmol/L-15.3mmol/L;移植后第3w和6w,hAMSCs组血浆胰岛素含量为0.80μ,g/L和0.74μg/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7gg/L)和培养基(0.33μg/L)(P<0.01)。③移植后第3w和6w,胰岛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④与模型组、培养基组和胰岛素组比较,hAMSCs移植后3w和6w,Th1和Th17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Th2和Foxp3+Treg亚群显著升高(均P<0.05),Thl/Th2比值和Th17/Treg比值下降明显(均P<0.05)。⑤与模型组、培养基组和胰岛素比较,hAMSCs移植后3w和6w 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a和IL-2均明显下降(均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明显升高(P<0.05)。⑥移植后3w和6w,hAMSCs组胰腺组织中均可见少量MAB1281阳性细胞,但不表达胰岛素。结论:本研究发现未经诱导的hAMSCs对T1DM大鼠有降血糖和减轻胰岛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Treg细胞和下调Th17细胞有关。提示hAMSCs作为T1DM免疫调节治疗的细胞来源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红柱石是一种无水铝硅酸盐矿物。它与蓝晶石,硅线石的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相异,属蓝晶石族矿物。它是一种新型的高级耐火材料,也是优良的硅铝合金原料和技术陶瓷原料。在我国它属
近年来,基因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对于肿瘤、免疫缺陷症等疾病已经用于临床;但是高毒性和相对较低的效率严重影响了其发展。相对于病毒载体的低安全性,非病毒载体的低免疫反应、低毒和易制备等优点使其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设计合成了6种疏水链不对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HCC12-14、GHCC12-16、 GHCC14-16、GHBC12-14、GHBC12-16和GHBC14-16。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