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建构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要求学生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要想了解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水平,就需要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测评工具。开发物理建模能力测评工具,可以为物理建模能力的测量与评价奠定基础,为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在葡萄牙学者J.Bernardino Lopes提出的建模能力评价框架的基础上,按照建模能力的三个维度编制了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卷,并制定了对应的评分标准,利用测试卷研究了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测试卷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检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卷的质量良好。编制的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试卷共有4道题目,选择的问题类型为简答题并且是原始物理问题,按照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框架对4道题目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该测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有良好的信度和区分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也较好。(2)整个测试卷的得分率为46%,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有待提高。在三个维度上,学生在物理建模能力概念化维度表现最好;面对方式维度次之;学生在物理建模能力操作工作维度表现最差。在三个维度的子维度下,学生物体概念化的建模能力表现最好,辨别系统能力、预测与描述能力较为薄弱。(3)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总成绩在性别上无差异。在物理建模能力面对方式、概念化、操作工作三个维度上男生得分的平均值均高于女生得分的平均值,但男生、女生在这三个物理建模能力的维度上均无差异。(4)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在不同物理成绩分组上存在差异,面对方式、概念化、操作工作三个维度在不同物理成绩分组上也存在差异。学生期末考试中的物理成绩与物理建模能力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39,P<0.01),学生的期末物理成绩与建模能力的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对学生期末物理成绩与物理建模能力总成绩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并且回归方程建立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