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通过配位作用以及配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堆积作用等)来构筑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近年来己经成为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交叉领域的热点。其中,稀土有机配合物因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和荧光强度高、单色性好、不易被氧化等优点,对它们的设计和合成当前备受学者青睐。本文以此为目标,选择2,4-二氯苯甲酸,4,4’-氧二苯甲酸及2,2’-联苯二甲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溶液法或水热法设计合成了4种稀土配位聚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解析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进一步表征。1、以2,4-二氯苯甲酸为配体,通过溶液法合成了1种新的稀土配位聚合物: [Eu(2,4-DClBA)3(CH3CH2OH)2]n(2,4-H2DClBA = 2,4-二氯苯甲酸)。配合物中,Eu3+离子的配位数为8,分别与来自4个双齿桥联2,4-DClBA配体的4个氧原子,1个螯合双齿2,4-DClBA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2个乙醇分子的2个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相邻的Eu3+离子通过2个2,4-DClBA配体的羧基以双齿-桥联配位模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限1-D链。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体现了Eu3+离子的特征发射。2、以4,4’-氧二苯甲酸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种新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OBA)1.5(phen)]·11H2O}n (1)和{[Dy2(OBA)3(H2O)4]·H2O}n(2)(H2OBA = 4,4’-氧二苯甲酸)。配合物1中所有中心Sm3+离子的配位环境相同,通过OBA配体连接Sm3+离子在空间形成一个3-D网络结构;配合物2中含有2种晶体学不等同的Dy3+离子,其中一个Dy3+离子是八配位,另一个是七配位。配合物2通过OBA配体连接Dy3+离子成为1个2-D网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分子间复杂氢键作用形成一个3-D超分子结构。两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别显示了Sm3+离子和Dy3+离子的特征发射。3、以2,2’-联苯二甲酸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1种新的稀土配位聚合物:[Y2(BPDA)3(H2O)2]n(H2BPDA = 2,2’-联苯二甲酸)。配合物中中心Y3+离子通过BPDA配体桥联构成1-D链,并进一步通过BPDA配体的苯环间强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在配合物中存在2种配位环境不同的Y3+离子,其中一个Y3+离子只与5个BPDA配体羧基的8个氧原子配位,而另一个Y3+离子则同4个BPDA配体羧基的6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