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建模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oud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眼波前像差的测量技术迅速发展,当前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系统研究了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中涉及到的关键建模技术,并将这些建模技术应用到国产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装备中,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计算分析了大瞳孔直径下调制传递函数MTF与高阶像差的关系,用波前像差图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分析了某些像差的组合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情况。2.从理论上建立了由眼底发出的测试波前斜率测量值重建波前曲面(数值上等于波前像差)的模型。深入研究了带标准化因子的Zernike多项式的性质;针对主观式像差仪波前斜率采样方案,提出了采用带标准化因子的Zernike多项式对眼测试波前进行重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两种求解方法,即基于Householder变换求解法和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求解法,用于确定重建模型中的未知模式系数;推导出了该波前重建模型对斜率测量误差的传递系数。3.研究了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的关键模型。采用超环面(toroidal surface)建立起规则散光下的角膜曲面模型方程;定量研究了手术光学区屈光不正两种通用的矫正模型,一种模型适用于单纯近视、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的矫正,另一种模型适用于单纯远视、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的矫正;另外,作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用于光学区直径和过渡区宽度均可调节时过渡区角膜切削量的计算模型。4.研究了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技术中的关键模型。使用改变光程的方法建立起波前像差与角膜切削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像差矫正模型进行计算仿真;深入研究了小光斑准分子激光飞点扫描模型,对飞点扫描过程进行计算仿真;提出了中心偏移和旋转情况下剩余像差计算模型,为定量研究切削中心定位精度对像差矫正的影响提供了依据。5.根据论文中的关键模型,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制出了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该系统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临床报告表明,系统在矫正屈光不正时效果显著且安全,在像差矫正时有效、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北碚合谷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29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
众所周知,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着1‰的新生儿,其中70%的患者表现为孤立的听力障碍无其他伴随症状。研究显示50%的先听性耳聋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耳聋,25%的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与锁孔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神经导航下神经内镜手术(内镜
目的探讨"7S管理"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未实施"7S管理"的手术室耗材1 025件和已实施"7S管理"的手术室耗材1 568件,比较"7S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
目的研究活络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制定制备工艺、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117例肩关节周围炎忠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时照组。治疗组59例用本院自制的活络膏外贴患处,对
Virchow在1863年首先注意到肿瘤组织内部存在着大量淋巴细胞,并提出假设:肿瘤有可能在长期不愈的慢性炎症基础上发生。近年,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假说——处于进展期的
目的:本研究在对不同月龄BALB/c小鼠听功能和耳蜗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不同月龄小鼠耳蜗和蜗神经核中MeCP2、BDNF和Atoh1基因的表达特点,初步探讨其在年龄相关性听力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是一种中国特色癌,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与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66.67%,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