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务系统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供水设施的经济性及安全性。本论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测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府谷水务系统进行了基础平台设计和水务管理应用模块设计,在保证府谷原有水务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使其水务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管理方法更具可靠性、经济性和管理的可操作性。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水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和水务管理水平、降低了水务系统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果及城市现代水务管理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府谷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府谷城市水务系统的功能和管理特点,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府谷城市水务管理系统基本框架和建设内容。结合互联网的技术特点,明确了府谷城市水务管理系统的管控元素是蓄水水源、地下水源、输水集道、输水管道、水厂、泵站和供水管网。从公司发展和行业发展出发,构建了从“水源到水龙头”基于互联网的府谷城市水务管理体系。按照互联网的技术层次和府谷城市水务的行业管理需求,构建了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的系统平台。感知层采用了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模块包含了视频监视系统、管网水情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阀门与水泵的监测监控系统四部分。网络层由通信系统和数据管理中心组成。除管网水情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采用无线移动通信GPRS作为主信通、GMS短信作为备用信道进行混合组网,配备“双信道”外,其余均采用自建光纤进入公网方式传输使其数据进入水务管理中心网络。应用层根据水务公司管理需求,开发了水务测控仿真系统、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管网水压仿真系统和基于GIS的府谷水务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府谷城市水务管理系统,增强了水务系统安全运行、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完善了水量、水压和水质检测体系,提高了水费收缴率和水务管理水平,为水务管理信息化和水务管理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