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内部审计部门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本部门的发展,更要考虑到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成为行业领先者。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审部门开始将以风险为导向审计模式纳入到当前的审计工作中来。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的研究成果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我国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也仅仅停留基本概念及理论阶段。总之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我国仍是一种崭新的审计模式,因此本文研究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构建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体系,推动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是将审计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内审人员要识别出哪些风险可能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针对这类风险审计人员应该采取一系列程序进行控制和管理,降低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另外,这一新的审计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其运营的效率、实现企业增值,进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尽早实现。本文第一章讲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经几十年来积累的较为成熟的国内外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交通运输行业A公司为例,第三章对A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其制度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现状进行阐述,其次是对现有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A公司采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第五章为其设计具体实施流程和保障措施,这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的研究具有实践性意义。以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在A公司得到良好的应用,并有利于在整个交通运输业进行推广。将A公司所属的交通运输制造业继续细分至电动车行业,该行业已于2 013年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这意味着A公司面临着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争夺优质资源的严峻考验,此时风险的防范及控制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能够迎合企业的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服务、咨询的职能作用,对影响企业不确定性的各项因素进行事前防范、事中识别与控制。但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等问题,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依然会面对很多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