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建立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诊断标准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ei8133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X线检查可以用来早期诊断下胫腓韧带联合(Tibiofibular Syndesmosis)分离,但在临床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在X线检查时可以初步诊断为下胫腓韧带联合完整,但经过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发现,这些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部分完整或有损伤,甚至有些患者在相关手术中发现,下胫腓韧带联合确实有损伤。对此,美国俄亥俄大学医学院Ebraheim研究发现CT较X线在诊断少于3mm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敏感性更高,但目前尚缺乏CT下的比较系统的较完善的诊断依据。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人踝关节下胫腓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影像来进一步完善下胫腓分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便于临床医师更准确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34位下胫腓韧带联合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病人的踝关节CT影像,取胫骨远端关节面上9-12mm断层图像,分别测量胫骨远端前结节尖端到腓骨最近点距离(AB线),腓骨后结节尖端到胫骨最近点距离(CD线)。  结果:平均年龄42岁,包括位19男性,15位女性。从胫骨远端前结节尖端到腓骨最近点(AB线)的平均距离是2mm,从腓骨后结节尖端到胫骨最近点(CD线)的平均距离为4mm,在男性中,这两个距离是2mm、5mm,相对应的在女性患者中,这两个距离分别是2mm、4mm。  结论:当CT测量值超过本研究测量值时,可以认为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我们所得到的数据用来完善目前尚不完善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诊断依据,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的进行临床评估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 ASA)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各组血清TNF-α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