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的分工交换是经济社会的基础,而基础交通为此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分工交换,普通的交通方式早已不满足于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高速铁路应运而生。中国高铁于2008年正式开通,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说,从2015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其工作报告中便一直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指出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经济发展应着眼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并表明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对高铁开通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基于2000-201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利用LP方法和OLS方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特征和蔓延趋势,结论显示:第一,从整体来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不断增加;第二,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第三,从增长速度来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与其生产率水平刚刚相反: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其次,分析高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结合高铁开通的时间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构建高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水平的影响模型和动态效应检验模型,并从地区、产业和控股方式三个角度探究高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第一,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模型的动态效应也验证了“平行趋势假定”,并且其动态影响效应存在三个时间阶段:上升—下降—上升。第二,高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从地区异质性角度来看,中西部高铁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不显著且为负,即高铁开通会降低东部城市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高铁开通前系数均显著为正,但国有企业的系数低于非国有企业;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业企业高铁开通前系数虽均为正,但非制造业企业的影响系数不显著。再次,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上述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机制理论,通过添加企业创新和产业集聚变量来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并对实证结果从数据、变量和模型三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阐示:第一,高铁开通会促进企业创新,并加深产业集聚,企业创新会正向影响企业全要要素生产率,而产业集聚则与此相反;第二,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证实高铁开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变动。最后,总结研究结论与展望。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并总结研究不足,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家教”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二是指家庭专门聘请的从事辅导孩子学习的教师。本文的“家教”指后者。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承载着家庭的全部希望,所以,孩子的教育,家长越来越重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请“家教”辅导孩子的学习成了教育孩子的时髦途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却忘了自己是孩子最适合的家庭教师。  “家教”能替代家长吗  一次,回老家看望舅妈,跟舅妈聊起两个表
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主体,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农发行广大干部职工必须审
200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作出调整,打破了邮政储蓄机构资金直接转存人民银行获取高额利差的体制.该项政策出台之后,对县域资金分配格局以及"三农"信贷投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绿色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当前我国一项主要任务。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资资金的投入,但环境污染事故依旧频频见报,环境治理
当前,各级政府之间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或财政领域,都存在着竞争。本文认为政府间纵向竞争本质上是政府间不断博弈的过程,为了在横向竞争中取得优势,下级政府积
一、引言南昌大学是江西省科研网络中心,江西省的所有CERNET接入单位都通过南昌大学连接到CERNET.因此南昌大学网络中心既是校园网络中心,又是地区网络中心.作为地区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