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作为亿万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土地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其合理适度流转,不仅关系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农民财产权利的有效保障,而且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收集多种资料,采用野外调查与业内处理,定量与定性分析,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市璧山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璧山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概况,深层分析影响流转的驱动因素以及障碍性因素,并积极探索规范璧山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采取的对策和管理措施,通过从政策上引导、管理上加强,健全调控机制和手段,使璧山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道路。一、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有关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二、第二部分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概念和前瞻性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实例充分论证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物权发展的必然体现。三、第三部分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特征及存在问题。通过对璧山县5个街道、乡、镇宅基地流转情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璧山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分析和论证提供依据。四、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驱动力分析和障碍性因素分析,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以璧山县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基础,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得到了璧山县农村宅基地流转与人均乡镇企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距县城距离以及非农就业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工业化城镇化是宅基地流转的外在推力、农民对平等财产权利的追求是内在动力、低廉的价格和政府及政策环境也是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因素。而限制璧山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因素有:家庭特征因素(包括供养人数和受教育时间)、流转前后收入对比、土地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等。按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土地制度以及户籍制度都严重阻碍了农户参与宅基地流转向城镇搬迁的积极性。五、第六部分是完善和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建议;该部分结合前面几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特征、存在问题、驱动因素以及障碍性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和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六、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这一部分是对前面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的概括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