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内残余负压对红细胞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时,由于采血量没有达到真空管原额定抽吸血量形成的残余负压对红细胞的影响,并探索其解决方案。  方法:  应用真空采血管生产商*的真空机,定制不同负压真空采血管,分别为-54、-65、-74和-86 kPa,相当于抽吸血量3、4、5和6mL,采集同一个健康成人的血液,每管各2 mL于不同真空管内,形成残余负压分别对应为1、2、3和4 mL的不同残余负压模型。选取不同残余负压真空管每种一支组成一组,共设置4组,分别在采血后静置1、2、3和4h观察一组,测量每管内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结合珠蛋白浓度,以观察不同残余负压和作用时间对红细胞的影响。招募31名志愿者参与验证实验,观察比较采血后仍有3mL残余负压和无残余负压的真空管,放置2小时后的溶血相关指标,以验证残余负压对红细胞的影响。应用了卸除残余负压影响的解决方案,即当采血量达不到额定血量时,拔除橡皮盖再重新盖上,卸除管内负压。在儿科中推广及应用,并对其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真空采血管内血清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随残余负压的增大而增加,结合珠蛋白的浓度随残余负压的增大而减少;相同残余负压真空采血管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4小时时,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值。验证试验中3mL残余负压的真空管内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无残余负压的真空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除真空采血管残余负压这一新方法,在儿科中推广及应用,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溶血率。  结论:  应用真空采血管抽血,当抽血量未达到原额定血量时,真空管内残余负压使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随着残余负压的增大,溶血的情况越严重。当采血量达不到额定血量时,拔除橡皮盖再重新盖上,消除管内负压这一解决方案在儿科推广,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溶血率,提高标本的质量。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1、强啡肽镇痛效应强、安全性好、无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等优势,是目前生物镇痛研究的重点。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PDYN)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