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护坡的适宜性评价——以延安市李渠镇羊圈沟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环境脆弱且地质灾害频发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单纯依靠传统的边坡工程治理手段虽安全稳固,但由于其施工周期长、耗用经费大且景观适用性较差等缺点,不能满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需要。植被护坡具有节约、高效、保持水土、加固坡体、防止冲刷和美化景观等优点,逐渐成为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综合治理的首选方式之一。
  由于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特征各异,护坡物种的选择、土壤特性的优劣以及根系加固深浅等因素,对边坡稳定和生态恢复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的特点,提出适宜该地区气候、地质环境和地形条件的护坡物种和分布规律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植被调查、土壤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流域进行植被护坡的适宜性评价,最终将评价结果与植被护坡的应用研究相结合,探讨边坡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丰富对不同边坡类型下植被护坡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植被调查,发现羊圈沟流域植被以原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且坡度和坡向对植被覆盖度和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2、通过羊圈沟流域土壤力学性质试验,发现根植土的抗剪强度高于无根土,根植土中柠条的抗剪强度高于原生植被;通过养分与重金属试验,表明羊圈沟流域属于天然恢复状态。
  3、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强度折减法下的根系加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边坡在加固深度较浅时的位移、剪应力和剪应变等方面的数据变化都更为积极。
  4、通过分析归纳得到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流域植被护坡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羊圈沟流域内的挖方边坡进行植被防护应用研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护坡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样。且该地气候条件较差,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造成柞水县内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次高,柞水县已然成为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县区之一。而降雨是触发堆积层滑坡的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年汛期该区域经常出现群发性滑坡泥石流灾害,属于典型的降雨型滑坡区域,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分析,对柞水县防灾减
以陕北定边县砂黄土塔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典型砂黄土边坡的基本特征和破坏类型。采用室内试验、微观分析的手段,研究了砂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对比分析了陕北定边县砂黄土与西安长安区粘黄土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模拟不同工况下塔基边坡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而揭示了砂黄土地区塔基边破的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得出的
学位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条件不良、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用地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这些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地域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延安市率先开展了大规模治沟造地工程尝试,这给当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大规模治沟造地挖方边坡工程缺少科学指导引起边坡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给当地防灾减灾、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以延安南沟治沟造地工程为研究背景,在野外现场调查、钻探
学位
随着西北地区黄土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众多学者大多在研究黄土对工程的不利因素,笔者通过对陕北地区的黄土窑洞以及边坡的细致观察,得出了黄土还具有直立性这一对工程有利的因素,关于黄土直立性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资料都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围绕黄土直立性展开论述。  本文通过对陕北延安地区所取的黄土试样进行三轴试验、并且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土体粒径级配以及对不同深度下的黄土试样进行电竞扫描试验,再对黄土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