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苯胺是确定的人类膀胱癌致癌剂,我国染料化工行业有30年的联苯胺使用史。1982年建立的上海染料化工行业联苯胺职业暴露队列人群目前仍有约400人健在,并处于尿细胞学医学监护下。对队列中172名常年接受监护的未患膀胱癌成员历年来的巴氏检查结果与吸烟、暴露、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发现高年龄和女性中巴氏结果(PG)较高,表明这些因素可能是细胞癌前变化和膀胱癌的风险因子。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是化学物质体内生物转化第二时相中最重要的代谢酶,它能催化葡萄糖醛酸与大量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葡萄糖醛酸结合也是联苯胺在体内的重要代谢途径。结合PG对联苯胺职业暴露未患病人群的UGT2B7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发现UGT2B7基因型与PG升高的风险并没有明确的相互关系。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催化谷胱甘肽与亲电子化合物发生结合反应,是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该家族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T1、M1和P1都具有人群多态性。联苯胺暴露队列中GSTT1、GSTM1和GSTP1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在本实验室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分析GSTT1、GSTM1、GSTP1和UGT2B7的联合多态性形态在联苯胺暴露队列中的分布频率,并探讨了其与下尿道细胞癌前变化之间可能的关联。
在职业接触人群中进行早期生物监测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识别膀胱癌患者或潜在患者,尽早给予干预或治疗,预防或减缓癌变发展进程,是癌症控制的有效手段。
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GSTM1、GSTP1、NAT2和UGT2B7联合基因型可能在影响个体联苯胺暴露膀胱癌易感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突变型p53蛋白、核有丝分裂器蛋白22可作为联苯胺接触人群常规医学监护的生物指标,协助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提高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医学监护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