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个油田相继采用聚合物驱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含聚污水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是一类比较复杂、特殊的污水,其处理已经成为一个兹待解决的问题。非均相光芬顿体系(UV/Fenton)作为典型的高级氧化工艺,由于其具有光催化效率高、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并且能避免均相芬顿(Fenton)反应产生铁泥沉淀、对体系的pH要求较为严格等缺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利用该工艺对含聚油田废水的处理还未见报道。首先以粗孔硅胶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载铁催化剂。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获得制备高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最优条件,并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非均相UV/Fenton体系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活性组分Fe在催化剂表面是以FeOOH和Fe2O3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在催化剂表面均匀分布;同时由于FeOOH和Fe2O3的引入,与空白载体相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略有增大、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均有所减小;将该催化剂用于非均相UV/Fenton体系中处理含聚丙烯酰胺模拟油田废水,矿化度在180min时也可达80%左右,该工艺克服了常规处理方法矿化度不高的缺点。建立适合于自制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非均相UV/Fenton体系,用于废水中PAM的处理。对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光辐射强度等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最优处理条件。对于非均相UV/Fenton系统处理PAM模拟废水,自制的载铁催化剂加入量为0.67g/L、双氧水初始浓度为249.75mg/L、曝气量为0.20m3/h、光辐射强度为4.4×103μw/cm2(8w紫外灯)时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我们了解到光辐射强度对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光强的增大,去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当光辐射强度达到17.6×103μw/cm2(32w紫外灯)时,反应进行到60min时,PAM去除率即可达到100%。对影响非均相UV/Fenton催化氧化体系因素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非均相UV/Fenton体系降解PAM的光化学氧化表观速率常数与双氧水投加量、光辐射强度成正比,并且随[H2O2]0/[PAM]0增大而呈线性规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