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业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银行业都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收入结构与过去大不相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银行业、中国上市银行,以及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数据,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外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在不断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比利息净收入的波动性更大;银行的规模越大,业务综合化程度越高,其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所占比例越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越高,该国的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非利息收入与利息净收入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有协同增长的效应而这样也会降低业务多样化对风险的分散作用。根据这些研究结论,对我国银行业提出以下建议:应该进一步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利用非利息收入与利息净收入的协同增长作用,丰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品种,进一步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全面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改变非利息收入业务属于低风险业务的观念,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同时,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公告消息提前泄露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难题。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投资者在获得内幕消息后到二级市场进行内幕交易,很大地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多年以来,伴随着经营理念逐步本土化,以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为契机,大批外资银行在中国本土的运营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市场占有份额显著提升,整体实力得到巩固与加强。但在激烈的
中小企业是各国经济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GDP的贡献率、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就业的增加、国际贸易的促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中小企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个人财富不断累积,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国民对财富管理最大的需求。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化,在银行业竞争加剧的经营环境下,如何满足客户个人理财业务
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但是,我国奢侈品的消费数额,境外消费多于境内消费;境内消费的国外奢侈品品牌远远超出国内品牌,我国奢侈品品牌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