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们的思想为对象的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启发、引导、教育人们超越个人、家庭、群体的狭隘界限,认同、接受、实践我们党所提出的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追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实践动力。建设和谐社会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同时,也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发挥的功能以及需要承担的具体任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背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等;第二章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目标和任务;第三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具体分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要求;第五章针对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理念、内容、方法手段、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应对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
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焦点。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经常在报上看到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报道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家长和学校都非常着急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给家庭和学校工作带来了压力。笔者所在学校就曾有类似情况发生 ,
红曲中含有红色素和莫纳可林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等功能,可作为着色剂,也可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红曲红色素是天然安全的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
认为亚健康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思虑过度、素体表虚、肝肾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出现全身的不适症状。治疗可分
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实验水平、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从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理性入手,通过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功能的分析,从学习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古人认为小儿体质"纯阳"之说应当理解为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而非体质偏热;"稚阴稚阳"说从阴阳的角度概括了小儿体质敏感且变化多端的特点;"五脏有余不足"说则
以半夏泻心汤为例,探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变法辨治思维,从病机、方药配伍、变法医案三个方面解析其中的变法辨治思维,以期揭示经方活用和《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髓所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改革,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还能
目的对浙江省2005—2013年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浙江省2005—2013年登革热疫情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浙江省200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