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计划电、市场煤”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遭遇普遍亏损。其中,煤电占比越高的企业,亏损面越大。这促使很多电力企业积极寻求在上游煤炭资源领域的话语权,电力企业希望能够控制更多的上游煤矿,开采煤炭供自己使用。在国内优质煤矿不断减少,开采成本大幅攀升的情况下,一些电力企业在实施电力“走出去”战略、开展动力煤炭进口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在国外投资开发煤矿项目的机会,并考虑将煤炭运回国内发电。基于上述电力企业研究投资境外自给煤矿可行性的考虑,本文首先对煤矿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方式进行了理论研究,论述了国内电力企业进行境外煤矿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的特点。其次,本文从煤炭运输路径、运输方式、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境外煤炭运输体系的内涵,论述煤炭运输成本核算在煤矿投资经济性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后,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煤炭项目净现金流的变化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函数关系,并构建煤炭运输成本核算与境外煤矿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相关性的模型。最后,通过对俄罗斯煤矿投资项目的案例分析,论述进口俄罗斯煤炭运输成本核算体系,并验证煤炭运输成本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之间的指标线性负相关关系,提出了合理统筹俄罗斯煤炭运输方案,有效降低煤炭运输成本的具体对策。毗邻我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煤炭储量巨大,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纷纷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及俄罗斯资源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煤炭资源势必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电力企业评价境外煤矿投资项目的经济性,研究煤炭运回国内的运输成本问题提供有益参考,对我国电力企业实施境外煤矿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