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皮是玉米深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生产玉米淀粉的玉米,超过1500万吨,其副产物玉米皮产量在100-150万吨,且原料来源集中,便于进行后续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理。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玉米经过浸泡、破碎等工序分离出来的玉米表皮中掺杂有蛋白质、淀粉,因此主要用于生产饲料。目前国内外对玉米皮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产生经济效益少,造成潜在的资源浪费。而玉米皮中含有丰富的L-阿拉伯木聚糖,将其提取转化成L-阿拉伯糖,不仅能实现废物利用,而且可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L-阿拉伯糖作为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和日本厚生省批准列入健康食品添加剂。L-阿拉伯糖最具代表性的生理作用是有选择性地影响小肠二糖水解酶中消化蔗糖的蔗糖酶,从而抑制蔗糖的吸收。据报道,添加2%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40%蔗糖的吸收,同时也抑制了血糖值少升高约50%;如果L-阿拉伯糖添加量达到4%,可以使血糖值完全不升高,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也是一样。因此,L-阿拉伯糖是一种没有热量的天然合成的甜料,可以抑制肥胖、预防并治疗与高血糖、糖尿病等相关的疾病。本论文通过研究玉米皮酸解、水解液的净化、利用模拟移动床实现对L-阿拉伯糖、木糖的分离等课题,最终得到L-阿拉伯糖晶体和木糖晶体。通过实验论证,最佳预处理条件为:用浓度为0.1%的NaOH溶液与玉米皮按1:10比例混合后在125℃下,蒸煮2.5h;最佳水解条件为:用浓度为2%的草酸溶液与玉米皮按1:10比例混合后在120℃下,水解2h;中和步骤最佳工艺条件为:中和终点为pH3.3,碳酸钙水浊液浓度20%,碳酸钙水浊液低价速率为0.2g/min,保温时间60min,搅拌强度为慢速搅拌;净化步骤的工艺设计为:一次脱色→一次阳离子交换→一次阴离子交换→二次阳离子交换→一次浓缩→除杂→二次脱色→三次阳离子交换→二次阴离子交换→二次浓缩→三次脱色。净化后料液指标:折光50.4%、透光99.80%、电导率0.067ms/cm、酸度0.004%、还原糖含量49.6%、L-阿拉伯糖纯度57.45%、木糖纯度24.93%;色谱分离:利用分离树脂及单柱评价装置测定L-阿拉伯糖和木糖的分离度R值为1.52,大于完全分离所需R值1.5,则选用的色谱树脂可以完全分离L-阿拉伯糖与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