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yong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工程(humanitarian engineering)是近来西方工程伦理界和工程教育界出现的一种新思潮。人本主义工程思想是人本主义与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思想理念,“人本主义工程”是指工程师出于人本主义关怀的目的,利用工程技术来满足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贫困群体、受困群体或者其他被边缘化的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工程通常被认为是“调遣自然界的巨大能量来源,以便为人使用,为人谋方便”,不曾想到它与人本主义有和联系,而人本主义则是“满足人类需求来减缓人类痛楚,带有积极的同情,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无权、无钱、或者其他被边缘化的人”。人本主义与工程很少发生联系。人本主义工程思想则赋予工程新的社会属性,让工程成为实现人本主义目的的路径,实现了人本主义和工程的有机结合。人本主义工程思想的出现具有深刻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弗雷德里克·坎尼用他的“坎尼方法”,以及工程师视阈下的灾后救援方法让人本主义工程思想萌芽,可以被视为第一位人本主义工程师;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以及之后社会对技术伦理问题的重视,为人本主义工程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时代契机;人本主义工程有跨学科理论基础,亚伯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C.P斯诺的“两种文化”、技术中介论等为人本主义工程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工程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人本主义工程思想为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体现技术伦理学内在主义转向后的优点,弥补了技术伦理学的外在主义研究进路的弊端;在实践层面,人本主义工程让人本主义思想和工程实践更好的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世界上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边缘人群追求福祉。人本主义工程目前在西方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大学建立有人本主义工程中心,并开设人本主义工程辅修课程。人本主义工程中心的建立与相关课程的开设为该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不同了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也让人本主义工程的实践有了依托。同时,这些中心的师生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开展了许多人本主义工程的实践,这对于丰富和发展人本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人本主义工程的基本理念与我国科技扶贫工程的基本理念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吸取和借鉴有利于我们当前科技扶贫实践的成功经验,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攻坚扶贫战略的实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银行金融机构财政性存款少缴、漏缴现象较明显,基层央行在实施财政性存款缴存管理时遇到了范围界定模糊、实施处罚难、监管不协调等问题,这使央行部分信贷资金流失,并
近年来我国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专利数量在专利总拥有量中的比例大幅提高,软件专利的合理使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因此在界定专利合理使用制度内涵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软件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构想、计划等的实现,几乎都要落实到教学上,因此新课程
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危害因素,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肾病一起被医学界并称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的
20世纪末,美国以“优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是其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伴而生,相依而行。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质
本研究属于教育史的研究,力求在辩证唯物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发展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客观公正地分析与挖掘明代科举制度的价值,进而为当今高考的改革提供可鉴的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放血治疗气滞血瘀证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旨在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寻求一种疗效确切、持久而副反应少的临床治疗模式。方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及生活方式改良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水平、腰围、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酸等心血管病
近年来,随着世界毒情形势的恶化,我国毒品犯罪有死灰复燃之势。吸毒人群增多,制贩毒问题突出,涉毒犯罪案件数上升明显,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
"文学语言"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新理念,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学习"文学语言"的价值,分析当前语言活动中对幼儿"文学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