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经历了东中西三大地带向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快的转变。得改革开放先发效应的东部沿海一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力,随后,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也取得成功。2006年初,国务院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并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六个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域辽阔,土地面积为97.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16%,承载着全国30.07%的人口(3.64亿),创造了占全国18.21%的生产总值。近年来,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带动下,在既要保持粮食生产,又要发展工业的双重压力下,中部地区相互联动明显加强,陆续出台并实施的联动建设方案有效推动了中部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尽管中部发展迅速,但和其他区域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雷同,体制机制陈旧、合而不作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开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中部发展战略”的研究,将在对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部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旨在基于中部与国内其他区域的经济差异提出中部总体发展战略,基于中部六省的经济差异提出中部各省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在六省分工合作的框架下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措施,为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得出相关启示,在其基础上概述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界定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分析了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界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的构成及其制定过程;设计了面向发展战略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中部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分析,阐述了国内四大区域及中部六省的经济差异现状,着重分析了形成中部六省差异的原因;第四部分,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对国内外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并分析了战略发展模式和战略发展重点;第五部分,分工合作框架下的中部六省发展战略,在对各省重要城市进行相对于中部81个地级市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第六部分,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从产业分工、人才流动、科技创新、金融合作和基础设施联动五个方面提出了中部协同发展的对策;最后一部分,全文总结,文章创新点归纳及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