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哲学家特斯蒂·德·特拉西首先提出的,其意识形态理论继承了洛克所开启的,并经由孔狄亚克、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等关于认识的起源及可靠性的“观念学”的理论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学说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其理论学说的诞生与其以革命家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理论活动是分不开的。正是在社会革命实践与理论批判的斗争中,马克思从最初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成长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并成长为以“现存世界革命化”为己任的共产主义者。在对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一般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批判的基础上,得以创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理论界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无疑是相当丰富的,但学界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尽管许多研究涉及到了某一具体社会形态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但专门针对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论文所要系统研究的内容。本文在考察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意蕴加以反思,力图有利于新时期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章主要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多重来源,这样一方面可以厘清“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沿革,另一方面又可以体现出这些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意识形态”理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第二章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即马克思对各种意识形态谬误进行彻底批判的理论学说进行详细阐述。第三章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概括,并重点谈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贡献及对当今理论研究的现实观照,即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意蕴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