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关系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内核,也是当代哲学社会理论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论文旨在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发掘、梳理和阐扬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探索历程、本质内涵及其当代性质。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直接渊承于德国古典哲学,其中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自我一感性自我”、费希特知识学中的“自我一非我”、黑格尔概念辩证法运演和市民社会理论中的“我一他人”、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中的“我一你”等关系,都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探索哲学历史观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是与对社会关系理论的思考和定位相伴随的。从《博士论文》中对社会关系理论的最初表达,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社会关系理论的科学建构,既是其哲学新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关系理论的创立过程;而科学的社会关系理论一经形成,便用于对经济、社会和历史领域的分析。因此,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本质内涵又是通过对经济学、社会和历史观的分析中得到充分展示的;阐扬和彰显社会关系理论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也是本文所作的理论努力之一。通过与当代西方若干有代表性的哲学社会理论家在同一理论主题下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作批判性对话的基础上,力图揭明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存在论基础以及社会关系理论的方法论、结构论和批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