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历来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当今大多数学生是集万宠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家长包办一切,导致许多孩子缺乏劳动意识、不愿劳动、更不会劳动。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以劳动梦托起中国梦”,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地位日益提升,教育者也相应加大了对其重视程度。本文就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有助于提高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识,掌握正确的渗透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和文献综述。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小学劳动教育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意义。最后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第一章。首先对“劳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了小学语文渗透劳动教育的特点和价值,最后是小学语文渗透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二章。第二章主要是以下内容,首先是对在小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可观之处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了探析,以便为后文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支撑。第四部分是第三、四章。第三章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原则。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基于前文的调查分析以及理念原则,提出了在小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首先是因文悟劳,立足教材,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将语文课本与课外读物相连接;其次是以课育劳,积极利用语文课堂,协调语文课堂内外的关系,高效利用课外资源;最后是实践促劳,巧抓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实践性较强的板块,加大其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劳动能力。第五部分是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是小语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课例,将策略原则运用到具体的文本之中。结语则是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收尾性的总结及笔者对这一课题后续性研究抱有的期望和构想。本文借鉴九十年代末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模式,以当今实际情况为基,从教材、课堂、校园三方面切入,因文悟劳、以课育劳和实践促劳,以此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