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现代理论认为,只有引进风险价值因素的绩效评估方法才能有效地对基金做出评价。因此,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应该是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度量。这种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方法才能更全面、有效的描述基金的真实收益。 论文首先介绍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影响投资基金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因素以及从政策、法规方面重点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行特点。其次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的有效性及风险分散度。接着对基金绩效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静态分解,得到某一时点投资组合的各部分的业绩贡献。由于投资组合的各部分权重及收益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用动态的观点对基金业绩进行考察。从动态上看,基金的业绩可分为四个部分:(1)市场时机选择能力;(2)证券选择能力;(3)市场的风险水平;(4)运气。当收集的历史数据较长时,基金的运气因素可剔除。对于基金的择时、择券、及风险贡献三个因素,论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Jensen模型、H-M模型、T-M模型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T检验及P值。从各检验结果看,我国基金经理缺乏择时、择券能力,而市场风险因素在基金业绩中作用显著。最后论文对基金绩效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缺乏择时、择券能力,而风险因素对基金业绩表现贡献突出,因此在基金的业绩评估中需要对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在介绍了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σ、β后,重点说明新近发展起来风险度量方法VaR,包括VaR的概念以及VaR的各种度量方法。并用这三个风险度量方法对基金收益进行风险调整。运用风险调整收益模型:Sharp指数、Treynor指数、估计比率AR、RAROC模型,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并与市场基准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