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然而,目前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本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本翻译项目的译者,本人特选取了安阳旅游景点介绍作为原文本进行了翻译实践以及旅游翻译研究。在卡塔琳娜?赖斯和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本翻译报告对所选文本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项目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在本报告中进行了讨论与概括,以便为进一步的旅游文本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翻译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文本分析、案例分析与总结。任务描述又分两个小节:文本介绍与翻译项目的意义。文本介绍部分主要总结了所选翻译文本的基本情况,如文本的来源、长度、内容以及类型等。翻译项目意义部分则进一步阐明了该翻译项目在现实与学术方面的价值。在第二部分中,报告从翻译前的准备工作、翻译中和翻译后的译文质量检验等三个方面对翻译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第三部分则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等对所选文本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词汇方面,文本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国文化词语,例如建筑术语、旧官职名、荣誉称号等等,同时还有数量众多的四字词和含叠词的四字词。中国文化词承载着中国特有的文化,汉语旅游文本往往通过介绍旅游景点的著名建筑、历史背景以及名人事迹等来突显景点的文化底蕴。四字词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言简意赅、结构紧凑、音节整齐、铿锵有力、赋予声韵等特点(潘庆云,2004);汉语旅游文本中就常常用四字词描绘景点以吸引游客。在句法方面,文本中有许多不间断句子和对联,它们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色。由不间断句子所构成的文本通常都具有形散而意不散的特点,汉语旅游文本中就不乏不间断句子。对联则是汉语特有的文体,旅游景点文本常常引用著名的楹联以提升其景点的知名度。在语篇方面,报告主要讨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三种手段即照应、词汇复现以及主语的省略现象。第四部分即案例分析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报告运用了文本类型理论,结合第三部分中的实例,详细描述和说明了本项目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在最后一部分中,报告总结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心得体会以及自身的不足,并对以后的中英旅游翻译实践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其他从事旅游翻译研究与实践的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