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我的家乡,是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教学条件较差,发展缓慢。湘西缺乏更高层次的教研平台和雄厚的师资,很多办学单位眼界也不够开阔,找不准专业教学的特色定位,现代设计教学一直是湘西艺术教育的薄弱环节,教学现状需要改变。湘西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守住这方水土,摸索一套行之有效,适合湘西地区艺术设计的教学规律,为地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为推动湘西设计教学发展,人才培养,贡献一己之力。地区院校通过开办适合地区特点的课程,突出自身本土文化优势,整合当地资源,把课堂教学与湘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结合在一起。地区院校在培养人才之外,担负着对地区民族资源的挖掘、整理、探索、创新的责任。民族文化资源要注重传承,要有新的传承方式,设计作品创作要结合时代特色。地区院校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地区特色文化,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关注现实生活,开发社会实践资源,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民间美术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创造一定条件,把设计竞赛项目、市场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将作业与竞赛要求、市场竞争相结合。阶段式的推进课程多方参与的形式,注重实际项目与课程的结合,加强电脑、多媒体的辅助,形成真实的与项目相结合的赛制课堂教学形式。地区高校还要结合教学筹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开办特色工作室。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走入社会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地区院校从事现代设计教学的教师,应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从湘西的实际环境与需求出发,从地区的文化和角度出发,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体系,设计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具有湘西特色的优秀作品,教导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毕业生。让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加具有生命力,与迅速发展的时代同步,推动湘西现代设计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