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调控与糖尿病血管功能障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心功能的干细胞。EPCs参与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调节EPCs功能最强的因子。VEGF与2型VEGF受体(KDR)相互作用而调节EPCs功能,包括内皮修复与血管新生。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 DDAH)能特异性的水解L-精氨酸的同类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ADMA是一种主要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物,能竞争性抑制NOS,减少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合成。研究发现,内皮细胞衰老和血管新生涉及DDAH/ADMA途径。人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Sir2) SIRT1是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蛋白,能引起基因表达沉默。研究发现,SIRT1通过DDAH/ADMA途径抑制内皮细胞衰老。文献报道,高糖诱导EPCs衰老涉及SIT1途径。基于DDAH/ADMA与SIRT1参与血管新生及细胞衰老的调节以及SIRT1介导DDAH/ADMA途径的效应,我们推测DDAH/ADMA可能通过VEGF/KDR途径参与EPCs分化与功能的调控,该作用可能涉及SIRT1途径。因此,本实验在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来源EPCs研究了DDAH/ADMA对EPCs功能与衰老的影响。方法EPCs培养与鉴定:梯度离心加选择性粘附分离健康人外周血EPCs,用内皮基础培养基EBM-2培养EPCs。培养7天后鉴定,包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与荆豆凝集素1(FITC-UEA-1)双染鉴定分化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133、CD34、CD45、KDR、vWF等标记物表达。DDAH对EPCs分化及功能调控及机制:提取分化第7天的EPCs,检测DDAH1和DDAH2表达;提取第7和17天EPCs,检测DDAH2、SIRT1表达。为了探讨DDAH2对EPCs功能的调控,运用pGCSIL-GFP-hDDAH2慢病毒转染EPCs沉默DDAH2表达;为了探讨SIRT1对DDAH2表达的调控,运用pGCSIL-GFP-hSIRT1慢病毒转染EPCs沉默SIRT1表达。提取细胞mRNA, Real-time PCR检测DDAH1、DDAP2、SIRT1、VEGF和KDR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DDAH2和SIRT1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细胞上清ADMA;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EPCs衰老程度;tube小管形成实验评价EPCs血管形成能力;纤维连接蛋白检测EPCs粘附能力。结果人外周血EPCs主要以DDAH2亚型表达为主,且随着EPCs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干扰DDAH2表达能诱导EPCs衰老并抑制血管形成和粘附能力,抑制VEGF/KDR的mRNA表达。SIRT1能随着EPCs分化而表达增加,干扰SIRT1表达能下调DDAH2、VEGF/KDR表达,但对细胞上清ADMA浓度没有影响。结论DDAH2参与EPCs分化过程,并通过调节VEGF/KDR途径抑制EPCs的衰老,其作用机制涉及SIRT1途径。研究背景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与动物实验发现糖尿病时,EPCs衰老率显著增加、功能受损。高糖能诱导EPCs衰老、血管形成能力减弱,导致糖尿病血管功能减弱、侧枝循环建立减少,引发心血管疾病。ADMA是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是内源性NOS抑制物,能竞争性抑制NOS,减少NO的合成。糖尿病时,细胞DDAH2表达降低、活性减弱,引起ADMA浓度增加并抑制NO生成。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糖尿病时EPCs功能受损与NO浓度降低有关。细胞实验证明,ADMA能直接损伤EPCs功能。糖尿病或高糖孵育EPCs时,EPCs SIRT1表达下调,同时伴随细胞衰老和血管形成功能减退。内皮细胞实验发现,SIRT1可上调DDAH2表达,增加活性,促进ADMA水解,抑制内皮细胞自然衰老过程。本实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培养EPCs细胞探讨了EPCs衰老与DDAH/ADMA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过程是否涉及SIRT1途径。方法临床研究: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患者组各40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与细胞。HPLC检测血浆ADMA浓度;梯度离心加粘附分离细胞EPCs,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细胞衰老,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DDAH2、SIRT1 mRNA表达。细胞实验:外源性给予葡萄糖(10,20,30 mmol/L)孵育EPCs建立高糖损伤EPCs细胞模型,以甘露醇(10,20,30 mmol/L)作为渗透压对照组,探讨高糖诱导EPCs衰老;构建pGC-FU-hDDAH2慢病毒探讨DDAH2抑制高糖诱导EPCs衰老;外源性给予ADMA(0, 0.3,0.6, 1pmol/L)探讨ADMA诱导EPCs衰老作用;运用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SV)探讨SIRT1调节高糖诱导细胞衰老作用机制。梯度离心加粘附分离正常人外周血EPCs。细胞处理48h后,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细胞衰老。其他指标的检测为细胞处理24h时,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DDAH2、SIRT1 mRNA与蛋白表达,HPLC检测细胞上清ADMA水平,Griess法检测上清NO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衰老率显著升高,DDAH2与SIRT1 mRNA表达下调,同时伴随ADMA水平升高。葡萄糖能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健康人外周血EPCs衰老,下调EPCs DDAH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培养上清ADMA水平并减少NO生成。渗透压对照组对细胞没有明显影响。过表达hDDAH2能抑制高糖诱导的EPCs衰老,并降低培养液中ADMA水平。外源性ADMA能浓度依赖性的诱导EPCs衰老。高糖能下调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SIRT1激动剂RSV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EPCs衰老,并且逆转高糖所致的DDAH2 mRNA表达下调及ADMA浓度升高。结论DDAH2/ADMA参与了高糖诱导的EPCs衰老,其作用涉及SIRT1途径。研究背景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SV)是一种多酚类的SIRT1天然激动剂。SIRT1参与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糖尿病大鼠实验证明,RSV能上调VEGF与eNOS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糖尿病大鼠骨髓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细胞实验证明,RSV促进人外周血EPCs增殖、迁移以及血管新生。此外,RSV也能抑制TNF-α所致EPCs损伤。(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E)-3,5,4’-trimethoxystilbene, BTM-0512)是RSV的甲基化衍生物,其口服吸收率与半衰期均优于RSV。依据RSV对血管内皮和EPC保护作用以及SIRT1-DDAH2/ADMA对EPCs功能及衰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在高脂饮食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培养大鼠骨髓EPCs细胞,探讨RSV衍生物BTM-0512能否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EPCs衰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高脂饮食加单次腹腔注射STZ (35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TM-0512低剂量组(10mg/kg)和BTM-0512高剂量组(40mg/kg)。大鼠连续灌胃3周。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浆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1AC)、葡萄糖耐量(OGTT)、HOME.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指数(IS)以及ADMA浓度。切取胸主动脉观测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DDAH2、SIRT1蛋白表达。采用梯度离心加选择性粘附分离大鼠骨髓EPCs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细胞衰老程度,Real-time PCR检测EPCs DDAH2、SIRT1 mRNA表达,tube小管形成实验检测EPCs血管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评价EPCs迁移能力,纤维连接蛋白粘附法评价EPCs粘附能力。细胞实验:高糖处理EPCs,探讨BTM-0512 (0.3,1,3μM)抑制高糖诱导EPCs衰老及可能机制,给予SIRT1特异性阻断剂splitomicin (50μM)探讨SIRT1在BTM-0512对EPCs保护中作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细胞衰老,Real-time PCR检测DDAH2、SIR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DAH2蛋白表达;HPLC检测细胞上清ADMA水平。结果BTM-0512能剂量依赖性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和HblAC,改善HOME.IR和IAI,但对OGTT与IS没有影响。BTM-0512能剂量依赖性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能力,抑制骨髓EPCs衰老,保护EPCs迁移、粘附及血管形成功能;BTM-0512能上调血管内皮及EPCs DDAH2、SIRT1表达。在培养EPCs, BTM-0512能剂量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细胞衰老,上调细胞DDAH2、SIRT1 mRNA表达并降低培养上清中ADMA浓度。SIRT1抑制剂splitomicin (50μmol/L)能取消BTM-0512对高糖诱导的EPCs衰老与EPCs DDAH2 mRNA表达下调,以及上清ADMA浓度升高的逆转作用。结论1.BTM-0512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IR,并能改善血管舒张功能。2.BTM-0512能减轻高糖所致EPCs衰老,其机制涉及SIRT1-DDAH2/ADMA途径。
其他文献
肥胖是常见的能量代谢性疾病,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发生率正逐年增高,并成为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近年来,肥胖低龄化的趋势日趋突出,儿童与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现代化城市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而城市交通又是一个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提法,智能交通解决交通问题,到智能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病原体分布结果,为合理用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及病原体监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失恋而形成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非标准化治疗。通过三次咨询,帮助求助者找出了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
为协调运用配电网各类调压资源,实现经济、灵活的电压控制,整合中高压配电网各类无功治理设备,提出考虑低压光伏无功集群贡献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资源协调运行优化方法。针
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桃树上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以及目前桃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现状。通过田间对比实验,提出了利用黄板、害虫性信息素诱芯诱捕技术、迷向技术、保护利用自
本文针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标准与时期划分的几社看法,提出应以各种政治力量和诸种内外因素形成的‘合力’作为划分世界政治格局嬗变分期的依据.文章认为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RANKL、OPG和CD68蛋白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为对照